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 文化艺术> >新闻内容


春节前京城图书市场暖冬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2月9日 10:33 中国青年报

  在北京图书大厦人眼里,1999年刚开始的一个多月有
些“反常”。往年从元旦到学生寒假开学是图书销售的淡
季,而今年却出现了淡季不淡的局面:1月1日至今,北京
图书大厦已销售图书62万册,日营业额38万元,1月30、3
1日是周六、周日,两天销售额竟高达110万元。这是往年
所没有的。

  “以往,元旦过后的这段日子,就看着菜市场、商场
热闹,看得我们眼馋。”北京图书大厦总经理办公室主任
陈彦萍今年可没了这种感觉。陈曾在北京花市书店工作多
年。她说,以往的销售旺季集中在9至12月, 春节前的半
个月基本卖不出钱。今年节前的图书热销她“始料未及”。
“即使去年,我们的日销售额也只有30万元,现在每天要
多出8万元,销售势头持续不减。”据统计, 现在畅销的
图书以社科类为主,其次是文教类、工具书和少儿类。

  北京图书大厦淡季不淡,并非偶然。去年年底,上海
最大的图书城———上海书城开业,同时传来消息,我国
居民的图书消费首次超过烟草消费。继而,天津市成立了
首家中学生读书俱乐部。春节临近,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
人用图书送礼,孩子们也提出要把压岁钱变成压岁书。

  种种迹象表明,近年来我国图书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
业内人士分析,此种现象与社会的大环境不无关系。北京
图书大厦总经理助理张燕英说,现在全社会都重视精神文
明建设,科教兴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直接的反应就是群众
特别是青少年文化消费热了起来。社科类图书能以较快的
速度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如《知识经济》、《历史的
聚焦》等,受到人们的欢迎。同时,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考研热的升温,使文教类图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
青少年也成了主要的消费群,工具书的畅销在某种程度上
说明了这一点。

  图书商品结构变化也值得注意。过去书店里文学类图
书占据很大比重,人们要找时效性强的书籍很难。现在,
图书的出版周期变短,面市速度快得惊人。图书正由文化
消费品转变成信息传播的载体,新闻题材或新闻工作者的
作品因关注社会问题,扩大了读者的范围。针对记者出书
的热潮,有人戏言,新闻从业人员在读者中的知名度甚至
超过了作家。

  图书销售的渠道对图书热也有影响,单纯依靠新华书
店的模式有所改变。一方面,各级政府加大图书场馆投资,
很多大城市兴建了综合性图书设施,如广州天河书厦,辽
宁的北方书城,上海的上海书城等。这些书城规模大、品
种全,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购书需求。空调、座位以及
计算机联网等设施,更为读者提供了舒适的购书环境。另
一方面,专业书店、特色书店方兴未艾,如北京的学者书
屋、考试书店等,适应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宣传部门有关人士认为,图书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图
书热反映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
和政府多年不懈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成果。

    记者刘海涛刘万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