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舒乙至今还记得,老舍先生去世后他一个人在太
平湖畔陪伴父亲度过的那个漆黑的夜晚:“我摸了他的脸,
拉了他的手,把泪撒在他满身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
点热气当作爱的回报给他”。女儿舒济说,这些天我总想
哭,我觉得他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有人问舒乙,能不能用几句简短的话把老舍先生的特
质说出来,凭这几句话把老舍和鲁迅、郭沫若、巴金、曹
禺等大师们区分开来。舒乙想出了五句话,他说,这五句
话就是老舍——他是北京人;他是满族人;他是穷人;他
有10年在国外生活;他生于1899年,去世于1966年。
在纪念老舍百年诞辰的日子里,心情最不平静的一个
人之一就是他的儿子,当年被老舍先生昵称为“傻小子”
的舒乙。舒乙至今还记得,老舍先生去世后他一个人在太
平湖畔陪伴父亲度过的那个漆黑的夜晚:“我摸了他的脸,
拉了他的手,把泪撒在他满身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
点热气当作爱的回报给他”。
怀念的意思,就是有一个生命,曾经那样丰盈过,又
那样无辜地逝去,如果在后人心里留有痕迹,那就叫做怀
念。
——2月3日上午9点,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
、北京市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老舍百年诞辰纪
念座谈会。文化艺术界代表、老舍先生的亲属和生前好友
等各界人士100多人出席了座谈会。老舍研究专家邓友梅
、吴小美、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中
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说,老舍先
生是20世纪中国新文学享有盛誉的开拓者之一,他的作品
《二马》、《月牙儿》、《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
、《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是我国现实
主义文学的不朽之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老舍
先生的作品和崇高精神,是鼓舞我们进行新的历史创造活
动的宝贵精神遗产。同时老舍先生的艺术是深深植根于人
民大众之中的艺术,无论在旧社会还是在新中国,他始终
与人民休戚与共,心心相印,以为人民写作为己任。他的
作品大都取材于他所熟悉和深爱着的北京普通人民的生活
和情感,他那淳厚、传神的语言词汇也都源于劳动人民,
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老舍先生不愧为“人民艺术家”。
——2月3日上午10点,记者拨通了老舍故居“丹柿小
院”的电话。工作人员冯芸说,2月1日开馆当天来了几百
人。2月2日大约有三四百名参观者。今天不到10点,已经
卖出了六七十张票。当中有大人带孩子来的,有许多是以
前到这里来过,现在故地重游,男女老少都有。一个漂亮
的女孩子说,愿意作为志愿者在这里帮忙,她对老舍的作
品很熟悉,同时对他的生平和内心世界很感兴趣。
——2月3日下午2点,老舍作品座谈会在北京国际艺
苑召开。参与者有150个老舍研究专家,分别来自美国、
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世界各地。他们每
人发言不长于15分钟,提问不长于5分钟。在会上最忙碌
是老舍先生的家人,人们和他们打招呼、问好、传达温暖
的祝福。会上,记者遇见老舍先生的大女儿舒济。她激动
地说,这些天我觉得父亲又回到了我们身边。老舍故居的
重新修缮,家具都按照几十年前的位置摆放,从那时我就
觉得,他又回到了我的身边。
一篇纪念文章上写了这样一个故事:50年代末,老舍
曾经在荣宝斋买了一幅齐白石的白玉兰,回家仔细一看,
发现画轴背后有用铅笔写的题签,原来是吴祖光先生的藏
画。老舍知道吴当时家境困窘。他找了一个机会,把这幅
画还给了吴祖光,并在画的装裱圈上写了“物归原主矣,
老舍。”吴祖光流下了眼泪。这画,现在是吴家的家宝,
朋友们不会忘记,老舍有这样一颗让人感动的心。吴祖光
尽管身体不适,仍然赶到了会场,感慨万千。
——2月3日下午3点,人民文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
老舍全集》在北京国际艺苑召开首发式。在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有“鲁郭茅、巴老曹”之说。老舍先生的作品,融
平民意识、现代意识、地方色彩和执著的文人气质于一体,
并追求悲剧性的幽默风格。这也正是老舍作品的独特个性。
人民文学出版社曾陆续出版过《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等长篇小说单行本和现代名剧《茶馆》、《龙须沟》等。
此次的《全集》收入了他的小说、戏剧、散文、杂文、曲
艺、诗歌、文论、以及书信、日记、工作报告、翻译作品
等共约800多万字。是迄今为止收录老舍作品最完备最权
威的版本。
——2月3日晚8点,老舍茶馆照常营业。在此之前,
由北京老舍茶馆、北京曲剧团、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在老舍
茶馆举办了纪念活动,有200多位文艺界专家参加了学术
研讨会,并发表了学术论文。著名相声演员孙玉奎和赵世
忠谈到了当年老舍先生关心曲艺事业,亲自给他们写段子,
说“活儿”。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杜澎畅谈了排演《四世
同堂》的体会。邓友梅、苏叔阳、刘心武等京味小说家们
也谈了老舍先生艺术风格对他们的影响。在京韵大鼓、口
技、快板书中,客人们感受着老舍茶馆浓浓的京味。吃茶
听戏唱单弦儿的人都说,在这里缅怀老舍先生,我们的心
情和往常真的不一样。(徐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