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中国大陆出版业冒出个大“新闻”:一本书,
32开本,印1000万册。北京人说,将它铺排,能从北京铺
到广州;用货车装,需要1000辆。有人号称能在3个月里
全卖光,而且不贱卖,每册28元人民币。对时下颇冷寂的
大陆出版业,这无疑是“神话”,有人信有人不信。
这本书是《学习的革命--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
由美国教育学博士珍妮特.沃斯与新西兰记者戈登.德莱顿
合著,上海三联书店推出大陆中文版,一年内再版9次共
26万册。在单本图书印一两万册已不错的情势下,这不啻
奇迹。但北京科利华软件集团声称,拟出资1亿元人民币
推广,3个月内发行1000万册。1月13日,该集团副总裁孙
斌对《亚洲周刊》说,目前已投入6000万元,发行242万
册,对即定目标充满信心。不过,各界对此书及其推广手
法褒贬不一。
《学习的革命》是探讨革新学习方式的专著,1993年
在瑞典面世,目前已被译成10多种文字。有人说,这本书
只是一份关于学习方法的资料汇编。此书章目包括《创造
世界上最佳教育体制所必需的13个步骤》、《使学习效率
提高5倍的20个起始步骤》等,涉及诸多领域,体系庞杂,
相当一部分内容似曾相识。
当然,能成为畅销书,《学习的革命》自有其卖点。
吸引了众多学生、家长的是印在封底上的一些广告揭示语:
怎样才能一天读四本书并把它记住;怎样在四到八周内掌
握一门外语的核心内容......
有人认为,此书顺应时代潮流,教育制度的改革首先
要通过学习的革命来实现。
不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所长
杨雄里却对书中颇多专业名词的使用和翻译错误表示遗憾。
他说,这本流行书提供了不少信息,一些观点对学习有参
考价值。但每个民族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最好的学习方
法只能是“适应”自身特点的方法;好的方法千差万别,
此书竭力宣传抛弃以往所受教育,接受所谓最科学、最先
进的学习方法,它的推广者声称要在中国市场销售1000万
本,让整个下一代都照此去做,这就不能认同了。因它的
方法是很多是未经实验论证的学术设想,而即便有成功的
例子,也不可能是适合任何人的。
《学习的革命》的消费定位在学生和家长。中国大陆
有5000万中学生。据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除中小学生主
科课本一次性印刷1000万册外,普通书籍印刷量都没超过
100万册。广域图书公司董事长刘苏里说,发行1000万册
之说太夸张,真能卖1000万册,销售总额为2.8亿元,可
是1997年全大陆图书销售总额才275亿元,一本书的销售
要达到图书总发行量的1%,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上海新华书让发行所的陈木林说,科利华的雄
心、财力及宣传,令传统发行人瞠目结舌。他们的行动说
明,不管书怎样,发行这一环节总有潜力可挖,以现代商
业经营策略,加大投入是做大图书市场的有效手段。
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陈保平说,与科利华合作是想共
同探索中国图书市场究竟有多大。科利华一下子就印500
万册,多少有点盲目。其实,完全可以视市场情况逐步加
印,这能减小风险。他们敢想敢为令人称赞,但他们对风
险成本不知有无足够准备。(江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