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着憧憬,你现在很容易就把日记写成中篇小说的
规模,并且不必有写在日记本上的担心,你妈当年翻抽屉
的本领在这里用不上。电脑锁定的内心世界可以飞针走线,
也可以信马由缰。
文学正在给你做着示范,并告诉你前程似锦。
现在我们能听到的还用笔写作的作家大概只有刘恒和
梁晓声。除了他们坚守的某种习惯外,其作品在可读性上
至今还保持着良好的口碑。这从作品的长度也能得到验证,
薄薄的一本融进独特的人生阅历。
正在这时,多数用电脑写作的作家正抢时间争速度向
百万以上的数字高峰冲击。如今百万字以上的小说开始多
起来,虽说难以字数论英雄,但这类作家都在享受“披阅
十载呕心沥血”的宣传待遇。至于四五十万字的小说更是
不在话下,去年一年就出了200多部长篇小说, 你说得有
多少台电脑在为文学服务?
有一种感觉,电脑的介入,使作家的产量空前提高,
出版速度和数量也突飞猛进。但质量怎么样呢?从去年秋
天开始,张艺谋这个文学作品的忠实读者在多种场合抱怨
现在的文学作品很少有能改编成电影的,而美国一年就有
200多部畅销书可以改编成电影。 后来导演何群也加入到
这个抱怨的行列,说得更狠:当今的文学创作,个人化情
绪比较严重,许多作品都是写自己的,当前的许多作家都
喜欢自恋,完全陶醉于个人的情感世界之中,爱自己胜于
爱一切,太强调个人了,与他人和社会没多大关系。
离开电影导演的看法,我们再到书市去看看。在年初
的图书订货会之后,随着春天的到来,特价、降价书市就
该来了,每次都闹得人山人海,“繁荣”得不得了。那么
刚出炉就贱卖,为什么干赔本赚吆喝的事,个中滋味局外
人不必多说。
所有这些文学现象其实都与电脑有一定的关系。当作
家刚刚换笔时,他的文字肯定不会像今天这么漫无节制,
那会儿他每打一个字都得想半天,打百十来个字甚至会肩
酸背痛;现在不同了,抽着烟喝着茶聊着天他都能打字。
电脑解放了他的生产力,打着打着,常用的字,打顺手的
字就会频频出现,没有质量和意义的场景与对话就会来串
门,久而久之作家就会放松警惕,使作品越写越长,还以
为自己的创作能力越来越强了。都说文学在萎缩,那也仅
仅是文学期刊一隅,出版这一块非但不萎缩,反而以新的
形式呈上升状,其中有了钱的前文学青年自费出版小说有
之,写得好不好不管发个邮件往网上一贴的有之,跟风出
版捞一把是一把的有之,等等,你能说不是电脑使文学臃
肿起来吗?
其实不是。电脑无辜。是我们自己管不住自己。还是
鲁迅那句话,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水管里流出来的
是水。消除文学的臃肿就从这个即将来到的春天开始吧。
王永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