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文化艺术> >新闻内容


一批珍贵的战国竹简在沪面世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月19日 16:25 北京日报

  本报上海记者站专电  “您见过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书
籍吗?”日前,记者有幸在上海博物馆“开了回眼”,目
睹了曾经被串连成书的战国竹简。首次见到了写在竹简上
的文字。这批竹简是上海博物馆4年前从香港购回, 并通
过真空冷冻、干燥等技术处理,使其基本恢复了原样。这
批罕见的战国竹简经过有关专家的初步整理,其数量和涉
及的古籍种类超过以往公开发表的战国竹简。据上海博物
馆馆长马承源介绍,这批竹简的面世,将对中国先秦战国
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产生极其重要
的影响。

  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先秦古籍几乎绝迹。因
此,原始的先秦古籍更是弥足珍贵。从50年代以来,长沙
五里牌战国竹简等陆续出世,但数量不多。1993年,湖北
荆门郭店发现了730支竹简, 但其数量和涉及的古籍种类
远远比不上此次上博得到的这批竹简。

  据了解,这批竹简共有1200支, 字数在35000字左右。
最长的竹简为57.1厘米,最短的为24.6厘米。竹简内容
涉及儒家、道家、杂家等,其中多数古籍为佚书,个别见
于今本,如《易经》、《孔子闲居》等,但传本不同。根
据在竹简尺寸、编绳、字体、内容等各方面内容分类排定。
保留在竹简上的80多种(部)古籍的主要篇目有《易经》
《子羔》《孔子闲居》《缁衣》《诗论》《乐论》《乐书》
《恒先》《曾子》《彭祖》等。

  竹简中保存的《易经》堪称是迄今为止所有《易经》
中最古老的一种版本。这本《易经》与今传的《易经》有
一些相异之处。相信这本《易经》面世后,会对现有的易
学研究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这批竹简还首次出现了孔子的诗论,其中孔子的一些
对诗歌的论说在以往的古籍中未见记载。

  上海博物馆目前已着手组织专家学者对这批战国竹简
进行整理和注释。并将由国家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批珍贵的
竹简图册。    (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