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家里就知道市面上有什么好书,不必在书店浩浩
荡荡的书海中苦苦寻觅;甚至打一个电话,那本中意的新
书就送到你手上;购书款还有折扣可以打……作梦呢吧!
非也,越来越多的图书俱乐部使这一切梦想成真。
1998,图书俱乐部大开张
许多北京的读书人第一次接触图书俱乐部,大多是从
“席殊”开始的。席殊好书俱乐部是北京地区最早,规模
最大的图书俱乐部。成立于1997年7月的它目前已拥有5万
会员,其中光北京籍会员就有6000多人。
1998年下半年,图书俱乐部进入“生育高峰期”,仅
8—10月,北京地区就急剧增加了4家:
8月底, 全国第一家以地图为专业的图书俱乐部----
地图世界读者俱乐部在京成立。主办者中国地图出版社称,
它的服务对象明确,读者群相对专业而稳定,会员中以科
技人员为主,也有军人、工人、农民等普通的地图爱好者,
其中北京人约占20%。
9月,外研读者俱乐部“开张”。 这是一家以外语图
书和外语培训为主的专业图书俱乐部。其主办单位外研社
隶属于我国第一外语学府北京外国语大学,堪称专家云集、
资料丰富。主办者称:“背靠这棵大树,有如此众多专家
的支持,是办好俱乐部的基础。”该俱乐部现有会员近万
人。
10月的最后一天,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的“宝葫
芦”小记者俱乐部宣告成立。短短几个月里,就已有2000
名会员。年龄最小的不足一岁,最大的18岁。这个月的早
些时候,北京金骆驼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在四五年从事医药
卫生类图书邮购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推出了金骆驼医学图
书俱乐部。其特定的读者群是广大医护工作者。
另据媒体报道,此前,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等也都成立了自己的俱乐部。商务印书馆、《战略研究与
管理》杂志也看好这一市场……
也许,最能说明目前国内图书俱乐部规模的是,1998
年7月《新闻出版报》 在京召开了全国图书俱乐部研讨会。
据统计,我国现有图书俱乐部八十多家,会员七十多
万人。
俱乐部,你拿什么奉献给我?
也许你会这样问:“加入图书俱乐部要什么手续?入
了会有什么好处呀?”
多数图书俱乐部入会手续简单,交纳数量不多的会费
(像席殊好书俱乐部和宝葫芦小读者俱乐部最低级别的会
员入会费都是10元),填写相关资料建立个人档案,你就
可以拿到自己的会员卡,享受会员待遇了。
会员有什么特别的待遇呢?各个俱乐部在细则上略有
不同,但总的说来大同小异:
其一,提供推荐书目。
像席殊好书俱乐部拥有百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导读系统。
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你不难找到那些自己慕名已久的学
者、作家:丁聪、吴祖光、张岱年、王安忆、汤一介、莫
言……这些专家学者的推荐通过双月刊的会刊传达到会员
手中。可别小看了这本厚厚的,不公开发行,只赠送给会
员的杂志,它可是不少会员的“最爱”:先抛开那么多专
家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不说,光它的信息量就大有魅力,每
期介绍的图书信息在200—300种, 最多的一期介绍了500
多种书!每本书的均标有出版社、定价、主要内容,有的
还附有专门的书评文章。一些会员表示,面对自己崇敬的
老学者的推荐,以及书目众多,内容详细的书单,不买一
本,心里痒痒不说,甚至觉得有点对不起谁似的。
其实,各俱乐部都有自己的会刊,它是俱乐部与会员
联系的纽带,也是俱乐部向会员传递图书信息的重要“武
器”。“宝葫芦”有《宝葫芦通讯》、“地图”有季刊《
地图世界》、外研社不久将推出有声杂志《外研之声》……
其二,购书优惠。
会员购买俱乐部推荐书目可以享受折扣。像“宝葫芦”
小读者俱乐部分五星级会员制,会员级别越高,购买俱乐
部推荐图书可以享受的优惠也就越多, 一星级会员是9折,
五星级则是7折。而席殊的资深会员可以享受5-8折的优惠。
其三,买书方便。
在购书程序上,各俱乐部纷纷推出优惠项目,展开服
务竞争:有的俱乐部先发书,后收钱;有的邮购业务免收
邮费;有的可以电话、传真购书,送书上门;“席殊”甚
至规定:对不满意的购书可以在规定时间内退换;在俱乐
部购买的书,如果觉得没有收藏价值,俱乐部还可以按一
定折扣回收……
其四,文化交流活动。
多数图书俱乐部都定期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如席殊有
每月书评会,前不久还评选了1998年度十大好书;“宝葫
芦”有小会员读书联谊会,请小会员评选图书封面等活动,
还设有读书热线。“得到的不仅只是一本书,还有悉心指
导和培训深造的机会,可能从此您一生的境遇都将得到改
装。”外研读者俱乐部这样的承诺是不是会令不少外语学
习爱好者怦然心动呢?知识是需要交流的,这些活动让会
员们交朋友的同时,也为他们加强了角色感和归宿感。对
俱乐部而言,这种归宿感恰恰可以有效地防止会员流失。
谈笑有书虫往来无白丁
目前来说,率先加入图书俱乐部行列的多是读书人。
据席殊好书俱乐部的统计,其会员中78%拥有大专以上的
学历,他们中许多人是在校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
是记者、编辑、教师等文教工作者,是公司职员以及国家
公务员……
他们中许多人是爱买书更爱读书的“书虫儿”,因而
他们对俱乐部的好处看得更实在。一位同时加入了几家图
书俱乐部的会员说,在书店里时常会遇到冷脸;隔柜寻书
如同“雾里看花”;许多新书、好书由于不打广告,便无
缘相见。成为图书俱乐部的会员后,这一切都不同了:从
每期寄来的新书目录上反复挑选自己的爱书,而且可以利
用自己多会员的身份,货比三家。不再有冷漠的店员,也
不必担心书店打烊,那些图书介绍,尤其是名家导读,简
直是浩瀚书海里的航标。而且俱乐部都是正规渠道进货,
绝无盗版之虞!
作家刘心武说:“目前市场上的图书太多了,读者很
多时候无以挑选,现在好书俱乐部提供了检索的功能,当
然是件好事。”
就连周国平也说:“对于我这个爱书人来说,最让我
动心的是他们可以帮我找我想读的书,我想这对所有的读
书人都是福音。”
正如一家图书俱乐部在广告中所说的:也许您正在大
书店转得晕头转向,也许您正为书摊上眼花缭乱的封面拿
不定主意……为什么不到图书俱乐部试试?
俱乐部何以来势汹汹”?
图书俱乐部何以一时间“来势汹汹”?
作为一种无店铺销售方式,图书俱乐部在西方已有近
百年的历史。
从国际范围来讲,图书俱乐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年
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经济萧条,书价居高不下。
在这种形势下,首批商业性图书俱乐部出现了。事实上,
出版商创办图书俱乐部的目的非常简单而明确,就是为了
通过规模经营降低图书成本。
在我国,它的兴起则是近几年的事情。
1995年,以图书俱乐部为其支柱产业的德国贝塔斯曼
集团和上海科技图书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贝塔斯曼书友会。
从此,这个以会员制和直销为主要特色的新式图书销售方
式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据说现在,上海贝塔斯曼书友会
已有会员60万人,是国内图书俱乐部的“大哥大”。
相比“贝塔斯曼”,小两岁的“席殊”财力和规模相
对稚嫩了些,可它的专家导读系统等几大“好处”着实也
勾住了不少读书人的心,竟与“大哥”一南一北成两雄之
势。这两家的会员之和目前占据了全国图书俱乐部会员的
90%左右。这也就难怪更多的会员规模甚小的俱乐部大有
“死不了也活不好”的感叹。
有趣的是,一方面不少俱乐部抱怨着“死不了也活不
好”,另一方面新的图书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道理何在?
利益使然,生存使然。
在美国,直销、兼营、连锁等各种图书销售形式中,
图书俱乐部的增长是最快的。图书俱乐部这一概念作为成
功经营的范例而被广泛接受。
在英国,图书俱乐部年销售达2亿英镑, 占整个图书
市场的11%;会员人数达225万人。
在我国,有关人士认为,图书俱乐部在图书市场占的
份额将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重要的图书发行渠道之一。席
殊书屋以及席殊好书俱乐部的创办者席殊甚至认为,连锁
店和图书俱乐部将逐渐取代独立书店的霸主地位,而成为
书业销售的领头军。
相对顾客的到来与购买完全随机的店铺式销售而言,
俱乐部是封闭的,但服务对象明确,所以服务也更容易做
得妥贴。以“席殊”为例,全部会员的个人资料、购书信
息都储存在会员中心的电脑里。您买过《纽伯瑞儿童文学
奖丛书》,好,俱乐部就知道你有一个可爱的孩子,下次
有好的儿童读物时,自然不会忘记向你推荐;您买过不少
回忆录,也许是个知青吧,新书上档,老鬼的《血与铁》
您大概会感兴趣……周到的服务带来的是直接的经济回报
----1998年,“席殊”满一年会期的会员平均每人每年购
书消费为260多元。 这意味着,该俱乐部一年的销售额可
达上千万元。其在车公庄的席殊书屋,70%的消费者是会
员。在书业滑坡的今天,这样的业绩不知会不会让书店同
行们眼红呢?
因而,那些尚未正式成立俱乐部的出版社、书店也在
积极开展各种与俱乐部活动相似的活动。于是,在新型书
店中,新书推荐榜、签名售书、专题研讨等各种文化活动
大行其道。像国林风、风入松、三联等目前在书店中颇有
名气和影响力的几家书店,均设专场进行读书交流活动。
国林风书店在开业一年以来,已举办了几十次由专家学者
以及出版社和普通读者参与的文化活动,参加者万余人次。
一位学校教师说:“在这里我结识了一些文友,还能与著
名学人直接对话。‘国林风’是开放的。”一位公司职员
则在诗人食指的诗歌朗颂会上泪流满面……虽然没有成立
正式的俱乐部,但这些活动为“国林风”吸引了一批没有
会员卡的“忠实会员”。
从这个层面上讲,图书俱乐部所带来的竞争推进了整
个书业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服务理念的完善。
让俱乐部真正“俱乐”
有人说,现在参加图书俱乐部正是时候;但在今天的
中国,对这种类似邮购的新型购书方式心存疑虑的还大有
人在。
在人们观念上没有充分接受这个新事物的同时,图书
俱乐部自身的一些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与更多读
者亲近的速度。
其实,书友会、读书俱乐部一类的名字并不是新生的。
但老式的图书俱乐部要么是读书会一类纯粹文化交流组织,
不带任何商业色彩;要么只是一项邮购业务,运作简单而
原始。而新式的现代意义的图书俱乐部立身的起点是,为
读者提供有权威性的图书信息以及购书的方便性。这也就
是“贝塔斯曼”、“席殊”等能迅速被认可并成长发展起
来的原因吧。
会员们说:俱乐部的成败关键不在于会员的多少,而
是这个俱乐部能不能让每一个会员真正“乐”起来。
经营者则说:服务越好,会员对俱乐部的依赖性也就
越强。
那么究竟有多少俱乐部能让它的成员“俱乐”,进而
依赖于俱乐部呢?眼下依然有一些俱乐部停留在古老的年
代与操作方式上,常令那些抱着希望而来的“新新人类”
失望而归。试想如果只是一项邮购业务,在书店林立的北
京,谁又会舍近求远外加邮费呢?而寄了钱没有收到书的
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有的会员希望减免邮费;有的建
议增加读者推荐;国外常见的俱乐部专版书,在国内似乎
还没有看到……
“我们的会员还不多,俱乐部也在摸索之中……”某
俱乐部负责人的话颇有代表性。
看来,多数图书俱乐部还是处于婴幼儿阶段,他们未
来的路还挺长。 本报记者赵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