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
朱榕基总理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工作
会议上强调:抓好工程质量管理,是当前经济工作中一项
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日前,记者就如何监管基础设施建
设工程质量问题,采访了国家计委副主任李荣融。
记者: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去年中央确定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新增发行1000亿元财政债券和
新增1000亿元中长期银行贷款(与新增国债配套使用),
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以扩大内需,带动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与此同时,为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
还专门成立了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监督检查各地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执行情况。请问,建立重大项目派稽
察特派员的意义是什么?
李荣融:改革开放以来,基本建设领域进行了一系列
改革,建立起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
以及资本金制度,但外部监督还不健全。如审计主要侧重
于对财务收支方面的监督,工程监理也只对业主(甲方)
负责,监督对象为施工单位(乙方)。而对项目建设的各
个环节,如项目审批程序、概算控制、招投标、项目法人
责任制、合同管理制等执行和规范运作的监督,基本处于
空白状态。而稽察特派员,则是对项目实行全过程、全方
位的程序性监督,与审计、工程监理等相互补充。因此,
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制度的确立,并不是对其他部门职能
的替代,而是对原有监管体系的健全、发展和完善,使之
与审计、工程监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
体系。它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一项重要举措。
记者:稽察特派员办公室自成立以来发挥了哪些作用?
李荣融:稽察特派员办公室于去年8月成立后,即与
国际接轨,按照世界银行监督贷款项目管理的办法,由天
津大学的优秀教师对全体人员进行正式严格培训,不合格
者不许上岗。经过两个月培训,10月初进行首次实习,派
出17个小组共85人分赴30个省(区、市),对新增项目进
行初步稽察。今年1月上旬,培训结束后,又对17个省(
区、市)的部分公路、水利项目进行了专项稽察。通过两
次稽察,比较全面、准确、客观地掌握了新增资金落实和
项目建设中的情况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工程管理的
针对性很强的整改措施和建议,可以说为这次《国务院关
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文件的起草,理清
了思路,达到了国务院在这次机构改革中专门新组建这一
机构的目的。
记者: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在两次稽察中发现的主要
问题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整改措施?
李荣融:从稽察情况看,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主要
表现为:一、违反建设程序,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二
、地方、部门保护主义严重,干预正当的招标投标活动。
三、对参建单位资质把关不严,不少单位越级甚至无证承
揽工程。四、工程资金管理混乱,层层截留、挪用情况突
出。五、建筑市场秩序混乱,腐败现象严重。针对稽察中
发现有严重问题的项目,我们已建立了项目整改通知书制
度,责令限期整改。第一批下达整改通知书的项目有:陕
西省黑河引水工程、河北省宣大高速公路、重庆市黄桷渡
水厂工程、江苏省南京鼓楼隧道工程、湖南省衡阳煤气工
程、青海格尔木二期工程、黑龙江鹤岗—伊春公路工程、
吉林第二松花江治理工程。分别采取了暂停下拨专项资金
、补办审批手续、优化设计方案、暂停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审计资格等整改措施。有的还建议有关部门进行审计监察,
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必要处分。
今后重大项目稽察形式上主要采取专题稽察和专项稽
察的方式。今年内将重点对水利、农村电网、中央直属粮
库等基础设施进行稽察,及时查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工程质量和国家资金安全。对发现问题的项目要进行
跟踪稽察。有的要公开曝光,以儆效尤。对做得好的项目,
将及时报道、推荐学习,不断促进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使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能有效的贯彻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