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时事 Sina Ads.

   首页>国内时事> >新闻内容


长虹将为垄断付出代价?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月15日 03:37 市场报

  新华社消息 从80年代末起到90年代中期,四川长虹通
过三次大幅降价,在中国彩电市场上掀起了价格战,长虹的
市场份额节节上升。1996年,长虹市场占有率27%,1997年
产量668万只,市场占有率35%,达到了公认的垄断进入线3
0%,有了垄断的实力和能力。

  长虹为垄断作了精心的准备。长虹老总倪润峰在1998年
11月16日召开的“’98长虹发展研讨会”上明确表示:长虹
要进入垄断,这是我的目标。为了迈向这个目标,长虹开始
一系列的行动。

  首先,国家去年严厉打击走私,使市场供应因年走私20
0—300万只彩管造成的缺口,只能面向国内采购。长虹以此
为契机,和国内的大部分彩管生产厂商订下购销合同,将29
英寸(74厘米)以下的彩管的70%(也有说40%,长虹自己
承认为50%)控制住。由于国家早就对29英寸(74厘米)以
下彩管的进口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长虹这一招无疑是希
望通过垄断彩管货源进而达到垄断彩电价格的目的。

  长虹在垄断了彩管货源以后,立即施出第二招,即用高
于市场平均价出售长虹彩电。在去年9—11月份彩电市场上,
康佳、 TCL等品牌21英寸(54厘米)彩电一般在1300—1600
元/台,最新的号称引入部分数字技术的型号则在1700元/
台左右,而长虹21英寸(54厘米)彩电则在1500—1900元/
台之间,比别的品牌高出15%—20%。

  长虹为此作了大量的舆论宣传,宣称农村市场已经启动,
未来两年彩电市场必会暴涨,长虹期望从中获得垄断利润。

  目前关于长虹控制彩管(小屏幕)的行动被舆论炒得沸
沸扬扬,但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并没有明确表态。

  从目前来看,康佳、 TCL等厂家还未出现小屏幕彩电缺
货的迹象。长虹对小屏幕彩管的垄断,虽然达到了炒高彩管
价格的目的21英寸(54厘米)彩管从去年5月的500元/只炒
到近期的600元/只),但康佳、TCL等品牌的彩电价格并未
明显炒高,只是在去年9月份彩管大战最激烈时,涨了2%—
5%,10月份以后并未如长虹想象的那样大幅上扬, 而是未
见动静。一些媒体惊呼“彩电要暴涨了”,其实只是虚惊一
场。

  在这种形势下,长虹于去年11月份在全国举行了大规模
的促销活动,并将21英寸(54厘米)彩电价位下调到1400—
1800元/台,但此价位仍然比康佳、 TCL等品牌高出10%左
右。

  实际上,今年春节期间的销售不会像长虹公司期待的那
样火爆。长江、松花江大面积的洪水灾害,无疑将大幅削弱
这些地区农村的购买力。

  长虹由于大量购管、大量生产,实际上已经出现彩电积
压,信息产业部估计在300万台左右,也有估计400多万台的,
并有400多万只彩管积压。如果在春节期间不能销售大部分,
则长虹彩电将大量积压,结果是1999年对彩管需求大幅下降,
并由此带动彩管、彩电的新一轮降价。

  实际上 ,长虹也是作了坏的打算。长虹去年推出10配3
方案,配股价16—22元,可集资金约30亿。但最近消息表明,
长虹配股方案由于二级市场低迷而无法进行,长虹董事会表
示将对配股方案作修改。这无疑是对长虹垄断梦的一次打击,
因为这意味着部分所缺资金将不得不从银行贷款,大量购管
压库就要掂量一下了。

  现在彩电市场的现状是:长虹想垄断以卖高价,而别的
公司则力争反垄断卖低价。最终结果不是别的品牌价格上升
向长虹看齐,就是长虹价格下跌向别的国产品牌看齐。这里
没有考虑进口品牌长虹以外的国产品牌如康佳、 TCL能否有
足够的彩管生产足够的彩电来供应市场是关键。

  如果出现别的国产品牌价格上涨向长虹看齐,长虹将会
大赚,并由此靠垄断扭转去年上半年的不利局面,并且真正
达到垄断的目的。

  如果长虹价格下跌向其它品牌看齐,那就可能会因其垄
断地位而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