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名为《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主人公苗卫芳是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今年41岁的他曾让全村人为之骄傲——他是保定阜平柳树沟村有史以来第一个研究生。如今毕业之后,苗卫芳却因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家种地。他67岁的老父亲心生绝望,吞服100片安眠药自杀,所幸最后被救活。
苗卫芳1971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高二那年被迫辍学。辍学后,他在当地的槐树中学做过代课教师,也在一些私立中学应聘过教职,但他仍一直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2001年,教育部放开了高校招生年龄限制,苗卫芳看到了希望,开始一边教书一边坚持自学。他先用三年时间,拿下了自考专科学历;后来又用五年时间,取得了自考本科学历;2008年,苗卫芳通过自学成功考取河北大学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轰动全村。
在校读研的三年时间里,苗卫芳除了写作一部研究大清河水的学术专著,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还在业余时间创作了一本30万字的长篇小说《二月兰》。然而,命运并没有因为他知识的增多而改变,研究生毕业后,苗卫芳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在经历一系列求职挫折之后,苗卫芳又回到了原点——回村种地。如今,这个曾让村民骄傲的研究生,成了村民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有村民教育孩子说:“看他这么多年学都白上了,以后不要跟他学。”
村民闲言碎语,让苗卫芳的父母有点后悔当初供儿子念书,有人更是将苗卫芳当作了“读书无用论”的例子。可实际上,苗卫芳的“悲剧”与知识没有多少关系,很多回乡创业的大学生,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苗卫芳的问题,或许在于他是一个非常纠结的人——在农村度过了自己的前半生,辛苦多年读了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梦想却是写小说搞文学创作,而且求职时一心想着当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性格决定命运,大概才是苗卫芳“悲剧”的最佳注脚。
(原标题:苗卫芳 硕士回家种地酿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