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环境综合整治,渝北区龙华大道环境焕然一新。记者 徐元宾 摄 (资料图片)
重庆商报讯 经过两年多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我市市容市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些变化,仅仅是我市10年城市面貌变化的一个缩影。昨日,市市政委通报称,10年来,城区道路清扫面积从2830万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15996.6万平方米,增加了4倍。同时,全市还累计新改建公厕1550座,其中主城区740座。
这些数据能折射出怎样的信息?本报联合市环卫局进行了解读。
数据1
垃圾袋装化率提至95%
目前,我市垃圾袋装化率已由10年前的40%提高至95%。
【解读】什么是城市垃圾袋装化率?市环卫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就是社会单位、居民用袋子装倒垃圾的方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里大多为8层高的房屋,垃圾通道从上而下,每一层的居民,只需打开铁门,就可倒垃圾。这样的方式从8年前开始改变。“当时全市开始封闭垃圾道。”该负责人说,封闭之后,最初由环卫部门派专人上门收取,如今演变到垃圾装袋后,堆放到指定位置,环卫车辆再统一收运,“目前,垃圾袋装化率已由40%提高至95%,这显示出城市文明的进步。”
数据2
已建成垃圾处理场50个
按规定,每个区县都应建成一个垃圾处理场。目前,我市已建成50个。
【解读】垃圾处理场已覆盖县城以上城区和部分重点建制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机扫率提升,使环卫作业步入现代化。”该负责人说,曾经城市环卫保洁就是人工清扫,这样不仅速度慢,缺乏安全性,保洁率也不高。随着洒水车、清扫机等机器的出现,如今主城每个区都装配了30辆以上的机具,城市整洁度逐渐提升,环卫工人因公受伤的比例下降。
数据3
新建改建公厕达1550座
近年来,我市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城市环卫管理水平提高。以市民反映强烈的“如厕难”为例,10年来全市累计新建改建公厕1550座,其中主城区740座。环卫部门直管的900多座公厕实现了免费开放,公厕环境也大为改观。
【解读】随着城区的扩容、商业密集区的出现,市政部门每年都有新建公厕的计划。同时,市环卫局相关负责人称,目前主城区老旧旱厕正在进行改造,大渡口已率先完成。改造升级后的公厕设施配套齐全,环境优雅舒适,并配以绿色植物,同时还派专人管护,随时保洁、及时维修,确保公厕干净、整洁、安全有效地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服务。
数据4
道路清扫面积10年增4倍
据市市政委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10年来,城区道路清扫作业面积从2830万平方米,增加到15996.6万平方米,增加逾4倍。“但这并不代表城区面积扩大了4倍。”市环卫局相关负责人说,10年前,城区的清扫作业面积,除了主干道和部分背街外,居民区或城乡结合部几乎无人管。
【解读】随着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民生问题被放到重要位置,环卫保洁面积增加。“像渝中区嘉西村、九龙坡前进村,以前是没有人保洁的。”而如今,经过环境综合整治,不仅房屋立面、小区环境焕然一新,当地社区还指派专人打扫卫生。“现在的城区,几乎有人走的地方,都有人清扫保洁。”
数据5
收运餐厨垃圾58.8万吨
2009年主城区启动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工作以来,迄今累计收运处理餐厨垃圾58.8万余吨,单日收运处理量突破1200吨,成功探索出餐厨垃圾收运和资源化利用的办法。
【解读】市环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餐厨垃圾的集中收运,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潲水油的流通。目前主城各区环卫部门已与12033家餐饮企业签订了餐厨垃圾收运协议书,但日均收运的1000多吨餐饮垃圾仅占产生总量的50%多。收运工作正加大力度,逐步从宾馆、餐饮龙头企业等向普通餐饮、背街小巷推进,餐厨垃圾处理厂也准备扩建,力求实现餐厨垃圾收运的全覆盖。
(原标题:道路清扫面积10年增4倍 更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