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天使”参加联谊会。
他们是一群普通人,但又是一群特殊的人,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的是RH阴性血,也就是俗称的“熊猫血”。这种血型,人类中只有十万分之一,十分宝贵。面对宝贵的血液,他们从不吝啬,慷慨地捐献。10月20日,记者在省血液中心召开的兰州地区第五届RH(-)献血者联谊会上,有幸结识了甘肃省“熊猫”家族中的献血天使,倾听他们的故事。爱心使许多的生命得以延续,使许多家庭的幸福得以维系,而这也是“熊猫天使”们想做的事情。
侠义“熊猫血”救人于危难
今年9月的一天中午,甘肃省血液中心的采血大厅内,张一兵正在进行血液采集,突然间手机响了,他有点为难,但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打电话来的是妻子,“下班这么长时间还不回家?”听妻子的声音有些着急,更多的是担心。张一兵赶忙解释“我在这献血呢,一会儿就回家。”妻子赶忙嘱咐“献完快回家,想吃什么呢?我给你做。”听到这话,张一兵的心头暖暖的。
46岁的张一兵是甘肃煤田地质研究所的一名普通职工。他的“不普通”则是身体里流淌的“熊猫”血——O(RH)阴性血。十几年前,一次寻常的献血经历让他知道了自己的“特殊”之处。从那时起,他只要接到省血液中心的献血请求电话便会义无反顾地献血。为能救更多的人,保证自己血液合格,他戒了酒,把自己调整到“随时待命”的状态。几年来,他已记不得究竟救过几个人,只知道延续下的生命中有襁褓里的婴儿、咿呀学语的稚儿、年富力强的青年、含饴弄孙的老人……
“还债”心理促成献血长跑
今年49岁的宁梅是名教师,提起7年多来的坚持,以及总献血量超过近1200毫升的经历,她说,这纯粹是出于“还债”的心态。1986年,宁梅因贫血住院,医生为她输了近千毫升鲜血后,总算渡过了难关。由此,宁梅的心里便有了一个“结”,时常想着“还债”,要为需要帮助的人,做出“爱的奉献”。
2006年的一天,停靠在新世界百货的献血车上贴出了“急需A型血”的告示,宁梅赶忙上车撸起了袖管,首次无偿献出300毫升血后,她的心头仿佛舒坦了许多。从那时开始,她也正式加入了熊猫血互助的大家族,先后4次献血1200毫升,履行着自己的“还债”承诺。慢慢地,她献血似乎上了“瘾”,她说,现在自己最大的愿望,不是献血后得到回报,而是希望那些接受过无偿献血的人也能够加入到无偿献血者的队伍中来。“这远比一个人献血来得重要,也有意义得多。”
“熊猫天使”谱写人间大爱
从一个人的善举到一群人共同谱写人间大爱,这是甘肃省血液中心RH(-)无偿献血队伍扩大的“滚雪球”效应。2007年至今,越来越多的“熊猫天使”加入到爱心献血的行列中。他们说:能用自己的鲜血拯救他人,自己并无损失,这样的好事,有什么可犹豫的。
省血液中心主任郭豫学表示,“熊猫血”在我国汉族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不到0.33%,兰州地区和流动人口的362.09万人中应有近11949人属于此种血型。但目前在兰州只有800名稀有血型者登记在册,也就是说,仍有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血液中心从2007年起开始每年定期召开RH(-)献血者联谊会,让同是稀有血型的爱心人士有一个集中地,以备拥有稀有血型的人急需输血时,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同血型的人。郭豫学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号召更多的有爱心的RH(-)献血者,在挽救他人生命的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保障。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汇
(原标题:兰州地区第五届RH(-)献血者联谊会召开 爱心接力,“熊猫天使”共谱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