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意调查显示市民普遍赞成立法禁吃野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17日15:36 人民网 | ||
人民网广州7月17日讯 一场非典疫情将野生动物该不该吃的问题又一次摆上前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今年7月初对广州、深圳、中山、韶关等11个城市的4036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的居民进行了电话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东主流民意普遍认为滥吃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存在传播疾病隐患,是一种不文明的饮食习惯。居民普遍赞同对禁吃野生动物进行立法,多数人主张有选择地禁吃,但对立法后能否杜绝吃野味现象信心不足。 超过半数受访居民曾吃过野生动物 广东居民吃野生动物的比例居高,有钱、有权的人是居民心目中最大的野味消费群体。调查发现,超过半数受访居民曾经吃过野生动物,比例惊人,多数是在酒楼餐厅吃的。在列出的9种野生动物(包括驯养的)中,蛇的被吃率名列第一,达到44.9%,几乎所有吃过野生动物的受访者都吃过蛇。禾花雀、穿山甲、果子狸的被吃率在一成五左右。黄獍、芒鼠、猫头鹰的被吃率在百分之七到百分之九。娃娃鱼、五爪金龙(蜥蜴)的被吃率在百分之五以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许多都是国家明令保护的动物如穿山甲、娃娃鱼、禾花雀等。可以推测,每年被捕杀运至酒楼、被无所不吃的习性吃掉的野生动物不计其数。 调查发现,经过“非典”疫情之后,多数受访居民认为广东人吃野味的习惯已经有不同程度改变,其中,20.7%的人认为人们吃野味的习惯“改变很大”,41.2%的人认为“有些改变”;而认为“改变不大”或“没有改变”的为18.9%。 禁吃野生动物有民意基础 调查显示,八成受访广东居民肯定吃野味的习惯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其中认为吃野味对生态环境“破坏很大”的比例占48.7%,认为“破坏较大”的比例为31.3%;认为“破坏较小”或“没有破坏”的合计为10.5%。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居民赞成“好吃野味,一定使野生动物种类减少甚至消亡”的观点,而表示不赞同的只占一成五。受访居民普遍认同目前滥吃野味的饮食习惯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赞成改变。调查数据表明,吃野味破坏生态环境、与社会文明相左、存在传播疾病隐患的是目前广东主流民意。从这一点看,禁吃野生动物有民意基础。 广东居民普遍支持立法禁吃野生动物,多数主张有选择地禁吃。调查显示,八成八的受访居民不同程度支持立法禁吃野生动物,其中,明确表示“支持”的达到81.7%,表示“比较支持”的占7.1%,表示“不太支持”或“不支持”的合计仅为5%,说明民意一边倒支持立法。至于禁吃野生动物的范围究竟应该多大,过半居民主张有选择地禁吃,而主张一律禁吃的居民达到三成三。还有一成人认为难以决断。 值得注意的是,高达八成六的受访者认为,如果立法禁食野生动物,有必要先严格定义哪些是野生动物;而认为没必要定义的不到5%。对于立法禁食野味的处罚方面,居民倾向于主张适当处罚和从重处罚,选择以上两方面的人分别为四成七、三成六;主张从轻处罚的不到半成。(周玉芬 鸣义)来源:人民网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