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需防“心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6日13:37 人民网 | ||
记者近日从中华精神卫生网学生心理咨询专栏的赵晨滨医生处了解到,每年高考结束后,进行心理咨询的考生都很多。考生的心病都与考试有关,心病不解,容易引发大的心理疾患。 心病之一:填报志愿的烦恼 赵医生告诉记者,在填报志愿问题上,许多考生遇到很多烦恼,诸如个人的意愿和家长的意愿相背,或者是自己本来想考本地的大学,但自己的成绩只能上外地大学等。在做出人生重大选择时容易引起心理冲突,和家长产生分歧和争执。有的家长为了圆自己的梦,让考生报考家长感兴趣的专业或学校,将家长的意志强加给考生,给许多考生留下终生的遗憾。 对策:赵医生提醒说,在考大学时,考生已年满18岁或接近18岁,填报志愿是学生面临的一次重大人生选择,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态度。这是一种成年人的态度。家长比考生的社会阅历丰富,应和考生共同对形势进行综合性地分析,不仅要结合考生自身的特点,还要考虑到社会大环境,与考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家长可以先说,先提建议,但最终的决定还是应该听考生的。考生根据自己的志向和兴趣权衡利弊,自己做选择,选择了就不后悔,这也是一种成年人的态度。 心病之二:落榜产生失落 赵医生介绍说,而还有一些考生则是因为落榜而产生失落、沮丧的情绪,不能正视生活的变化,由失眠到焦虑到抑郁,引发心理疾患。 学生心理出现了问题,就容易引发神经症,神经症是强迫症的一种,包括焦虑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等。其中抑郁表现为垂头丧气,对任何事物都没兴趣,同时,睡眠也会出现问题,其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不稳,最明显的特征是早醒,一般早醒1个小时以上,而且这种症状昼重夜轻。如果有这些症状就要警惕抑郁症的可能性,当然还需要心理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 焦虑则表现为心烦意乱、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总是为未来的事情担心,总觉得未来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植物神经的症状,如轻微的手抖,身体会出现莫名其妙的不舒服,如肚子疼等。还有一些学生会患上强迫症,如反反复复洗手,明知道洗干净了,还要洗。还有一种情况是总是检查门关好没有,抽屉锁好了没有,明知道过度的担心没必要,可是却控制不住地去做,这是常见的心理障碍的简单表现。 对策:赵医生告诉考生,不要过分注重结果、而更应看重的是过程。对自己极度苛求,对事态过分地恐惧,都不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 赵医生有一句格言要送给大家:天天都是好日子。就是每天临睡之前问一问自己这一天过得怎么样,不管这一天过得如何,只要自己为了理想和目标努力了,不管结果是好是坏,这一天就是好日子,就可以安心地睡觉。 应该让自己学会接受不完美的人生,家长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努力把现在和将来能做好的事情尽力去做好。家长还应多关心落榜学生,多和学生交流,注意学生的日常表现,对于出现轻生念头的学生,家长要非常密切地进行24小时的监护,或者安排其住院接受治疗。 心病之三:对新生活恐惧 到了暑假的后半期,有些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心理也随之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离家前,既有对家庭、父母的留恋,又有对新学校的好奇,又担心自己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对未来新生活产生迷茫。 赵医生认为,我们的教育方式导致对孩子过分地控制,将孩子的求学、择业,甚至什么时候结婚都安排好,让孩子按部就班地去做,致使孩子在成人之后有一种无力的感觉,自己一点主见都没有,教养方式导致了孩子的人格偏离。因此家长应该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对策:在假期中,为孩子创造宽松的大环境,让孩子充分、积极地休息,发展孩子的业余爱好。如果一些学生产生焦虑的情绪,就要转移他的注意力,不要让学生总是盯着一件事,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多参加户外的文化体育活动,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来源:《生活时报》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