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新闻 > 中国经济时报 > 新闻报道
 


给汽车业重组打预防针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7月28日 15:29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的产业结构在开放的市场面前正遭遇一个尴尬的局面: 传统的垄断产业由于缺乏市场竞争、效率低下,需要打破垄断, 让死水活起来;旧有骨干行业由于产业布局过散、产品结构单一 、没有规模而形不成竞争力,需要战略重组,结束诸侯割剧的混 战局面。前者有如电信业,后者则有汽车业。

  近日从不同的消息渠道来的信息表明,中国汽车业的重组正 在提上议事日程。据悉,主管汽车工业的国家机械局规划司日前 已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中国汽车产业的重组方案,这个方案计划 把目前全国13家主要汽车企业重组为3-4家汽车集团。

  其实这个思路本身并没有任何新意。早在1994年3月12日由 国务院印发、由国家计委制定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里就已明 确提出:引导大型企业与骨干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在2010年 以前形成3-4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只 不过5年过去之后,眼看着汽车行业散、乱、低、慢的局面没有 多少改变,而又逼近WTO的门槛,让国人多少有些心焦罢了。

  的确,面对中国汽车业多年无法根治的顽症,人们无法按奈 自己的情感。想当初50年代我们建立起自己的汽车工业时,与战 后日本的汽车业水平相差不多,而那时的韩国甚至还没见着汽车 工业的雏形。但40年过去之后,我们还能和人家比什么?比厂家, 拥有126家整车厂,我们最多,何止是亚洲,就是全球的汽车整 车厂商加在一起也没我们多;比产量,每年160万辆,我们最小, 小得还不如别人一家大公司的产量;比规模吗?我们更可怜,在 126家整车厂中,产量上万辆的仅有16家,而生产集中度最高的 11家汽车企业集团1995年的营业额只相当于美国通用汽车的10. 4%,福特公司的11.9%。

  汽车业为何始终做不大?为什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颁布 实行整整5年之后,散、乱、低、慢的局面依然如旧?这不得不 让我们深思,中国汽车工业的出路何在?

  当国际汽车巨子全球化重组已初露端倪的时候,人们自然再 次想到我们为何不加快重组步伐?很显然,重组汽车产业已成为 业界颇为关注的一个话题,一些人士已视此为中国汽车产业能否 在世纪之交革除顽症、重整旗鼓,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国际竞争的 一剂良药。与此同时,也有人在担心这次重组如何对症下药的问 题。

  鉴于汽产业的现状和其他行业重组的经验教训,我们有必要 在此给汽车产业重组提个醒。

  一是汽车产业重组不能画地为牢。汽车业由于历史的原因, 目前形成长春一汽、湖北二汽、上海汽车三足鼎立的局面。有消 息说,将来重组可能在三大家的基础上,向周边辐射,收编其他 厂家。这有点像5大军工行业最近重组为10大军工集团的思路, 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诸如此类。显然这样的重组很简洁,易 操作,但不见得很科学,不知资源如何得到优优配置、产品结构 如何互补,也不知最终效果会如何。二是汽车业重组忌搞拉郎配。 这是我们的行业重组、企业重组中最为常见的毛病,大家都知道 不好,但又最难避免,我也说不清在现今条件下如何让汽车业不 走上这条老路,不过还是先摆出来再说。

  三是汽车企业切忌夜郎自大。产业组重在一定层次上说是一 次利益关系的重组,矛盾难以避免,关键是要摆好自己的位置。 大的不把小的当回事,小的心中愤愤不平,重组之后又能怎样? 如果不把我们自己放在国际汽车业的大环境中,既使用麻袋把土 豆装在一起,也难与钢筋水泥相抗衡。

  重组汽车业既要有政府牵头,又要靠市场来选择,如果仅凭 哪几个人的意志,这事恐怕是办不好的。现代汽车业的发展历程 以及近年国际汽车业兼并重组的事实,一再说明了这一点。在国 际竞争的大背景下,只有根据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和中国汽车业 的特点,综合考虑产品结构、开发力量、市场渠道、售后服务等 多种因素,使企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形成的重组方案, 通过政府、厂家的共同努力,并最终让市场进行选择形成的重组 结果,才能真正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中国汽车产业。(阳夏)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中国经济时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