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家反思高考试卷 作文套题写成“四不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3日02:27 新闻晨报 | ||
今年上海高考阅卷工作已于近日落下帷幕,透析从中反映出的问题及对今后教育导向的思考,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其中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反映出的种种缺憾尤其引人关注。 多年来担任语文卷阅卷中心组负责人的华师大中文系教授王光祖、周宏告诉记者,从今年的考生作文看,思想有深度、思维有层次、思路严谨、思考辩证的作文不算很多,许多学生不会写规范的议论文,而套题的现象更是屡禁不止。他们寄语高中生,特别是即将升高 从考生的作文看,由于审题错误而进入四类卷的作文,其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将说“杂”误以为写“杂说”,如“非典杂说”、“考试杂说”;一种是通篇与杂字有关,也力图表现杂义,但对杂义的理解明显牵强附会,譬如像“老虎是杂”、“茶叶的沉浮是杂”等主观臆断的观点,可归为“似杂非杂”;还有一种是开头和结尾谈杂,文章主体却与杂字、杂义均无关的套题文章,去掉头尾就成了另一主题的作文,可归为“戴杂帽、穿杂鞋”。 究其原因,两位负责人认为也有三点:一是误导。这几年上海卷的作文以话题为主,学生不大会犯审题错误的毛病,至多是失之肤浅、流于表面。于是有些老师也误解了命题者的本义,以为审题练习不必重视,不料今年偏偏在这个问题上让不少学生吃了大亏。二是猜题、套题。有些教师在考试前给学生几个话题,比较多的是关于抗非典、关于学习文学艺术经典的,甚至准备好几篇作文嘱咐考生临场套用,殊不知,套题的结果是套住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套得十分生硬;而有的作文头和尾平平,中间的语言却很优美,很显然这不是他的“原创”,属于套用他人之作。三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忽视。一些中学生青睐飘逸的文字、缥缈的思想,而对思辨性较强的题目就力不从心了。 两位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现在高中生进大学后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写散文、随笔还可以,文体比较规范的议论性文章(小论文)却写不好。高考“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而是让考生擅长何种文体就写何种文体,更有发挥自己特长的余地。但实际情况是随随便便、文体感不强的文章不在少数,考试院的本意并非如此。 针对以上现象,两位负责人认为中学生要想在高考作文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踏踏实实地提升思维品质,锤炼语言能力。 晨报记者杨虹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