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中新社网站> 新闻报道
 


文化游:八面来风见“海派”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4月5日 08:15 中新社网站

  没有名山大川的上海,却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人们惊叹浦东的现代化城区所显现的一派繁华胜景,而记录 这座城市发展历史的人文景观及与之伴生的风味独特的海派文化,也是形成申城旅游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因。

  上海曾被称作“东方巴黎”。在近代历史上,上海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中外文化的汇集地,也是中国新文化 的发祥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前,上海是电影业、出版业、报刊业中心,各种新的文化思潮和文化流派在上海萌生起源,上海 的文化以强劲的力量向全国辐射,从而极大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文化走向。后来,上海在中国的文化地位有所改变,但仍始终 占据着“半壁江山”。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经济发展为文化事业的重振雄风提供了基础,创造了优势。沪上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没有与经 济繁荣相称的文化繁荣,没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文化中心地位,一个城市是没有资格被称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近几年来 ,上海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和创新意识取得显著的效果。上海百年积淀的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底蕴,加上较强的经济 、技术综合能力,以及可观的市场容量与潜力,无疑将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中心。

  在沪上作文化游,一批标志性的现代化文化建筑总是游人的首选。如矗立浦东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位于市中心人民广 场的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南京西路上的上海美术馆新馆,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闹中取静的淮海中路上海图书馆新馆及 市区北面的上海马戏城等,可对海派文化的总体风貌有所了解。

  如果另辟蹊径,可去虹口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这条小街虽然全长仅五百多米,但曾居住过鲁迅、茅盾、郭沫若、丁 玲等文化名人和历史名人,令多伦路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历史重镇。今年来,这里“修旧如旧”,完整地恢复了三十年代 的风貌,过街楼、弹阶路、名人故居、茶坊画廊成为新崛起的海派文化的亮丽风景。

  上海许多地方都零星地保留着历史伟人和社会名人的故居。比较有名的有浦西的宋庆龄故居和浦东的吴昌硕故居。这 些故居建筑风格多样,有花园洋房、新式里弄、石库门甚至窄小的亭子间,它们都成了上海可贵的人文景观,向寻访者无声地 诉说着昨天的故事。

  倘若在莺飞草长的季节去浦东走走,南汇的桃花节将令游人在粉色的意境中享受上海本地民俗文化的乐趣。而附近的 东海影视乐园,则是一处兼有休闲游乐功能的影视摄制基地,许多中外影视剧曾在这里选景拍摄。人们在江南水乡的桥洞中行 舟,或在模仿旧时的“南京路”上徜徉,影视文化游的特别情趣就尽在其中了。与浦东现代化风貌相映衬的豫园商城,荟集了 明清风格的建筑群落,这里是沪上的小商品王国,同时也因其在上海开埠前积淀了丰富的海派人文资源,而成为人们欣赏海派 人文景观的好去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在豫园湖心亭一边喝茶一边听上海市民演奏江南丝竹,美国总统克林顿全家则曾 在小刀会指挥部所在的豫园内园尽兴游玩。从豫园商城林林总总的古迹、寺庙、街市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上海七百多年的历史 变迁。

  上海作为正在向“国际文化中心”发展的城市,每年都举办重大的国际性艺术交流活动,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 际广播音乐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等,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重塑了上海的文化形象。其中,中国上海国际文化艺术节是国 内唯一的国家级艺术节,该艺术节邀请国内外顶尖艺术团体来申城登台亮相,使人们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内有机会欣赏到精彩 节目,“金秋到上海来看戏”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据悉,有关部门有意将这一艺术节精心打造成世界品牌。文化艺术盛 事的不断推出,吸引着海内外宾客观摩、消费、游乐,对上海都市旅游业的兴旺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关报道:深派、海派、汉派服装精彩亮相京城
相关报道:海派舞台艺术大举进京 五台剧目欲造辉煌
相关报道:海派舞台艺术大举进京
相关报道:海派花鸟四人联展在上海举行


欢迎下载信息即时传送软件-新浪点点通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中新社网站>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