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华声报> 新闻报道 |
华声报讯:一度被认为是辽代萧太后的“梳妆楼”遗址,经过考古发掘,发现竟是一座极其罕见的元代蒙古贵族墓, 有专家认为:“梳妆”可能是“树葬”谐音。 梳妆楼位于河北省沽源县境内,《辽史》记载,此地辽代称作“凉陉”,辽景宗和萧后曾在此建有“凉殿”,常在此 避暑畋猎。当地流传:萧后一次幸临于此,头发凌乱,便命臣下建一小楼,供其梳妆打扮之用,故称梳妆楼,明代《口北三亭 志》也有类似记载。 去年底,考古工作者对梳妆楼进行勘察时,在楼内中央发现一座古墓,近日认定古墓主人为元代贵族,梳妆楼实际是 用于祭祀的墓上建筑物-享堂。 墓内分为左中右三室,中室是一男性尸骨,棺木奇特,在一段完整红松木上挖出一道凹槽,死者恰置其中。左右两室 为两具女性尸骨,专家认为生前是男性死者的妻和妾。三个棺材中均出土珍贵衣物,如具有元代蒙古服饰特色的质孙服和织金 锦等,在男性棺木中出有龙纹鎏金银带饰,证实其主人生前为元代蒙古贵族,但其身份目前还无从知晓。 史料记载,元代贵族有“以枯木为棺”的习俗,此次发掘成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长任亚珊说, 元史记载,蒙元贵族在死后墓地一般被迁回其民族发源地和林等地(今蒙古国境内),且其墓地用马、牛踏平,不留痕迹。但 此人为何滞留于此,墓上为何建有祭祀建筑,目前还没有答案。 “梳妆楼”是否是“树葬楼”或“速葬楼”的以讹传讹,任亚珊认为现在还不能肯定。 任亚珊说,全国发现元代墓葬很多,但元代蒙古人墓葬却极为少见,而具有这种墓上建筑的蒙元贵族墓葬形式更是独 一无二。 专家认为,这座古墓的发掘,为研究元代墓葬、礼制、服饰以及建筑材料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华声报> 新闻报道 |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