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江淮晨报 > 新闻报道 |
“不补哪行呢,父母跟你急,自己心里又没底……” “不是规定除毕业班外一律不准补课吗?” “那是不准集体补。我们是自找对象去老师家里补。” 这是笔者近日在芜湖市与两名去补课的高二年级女中学生的交谈。她们说:课讲得好的老师家里,每天上下午和晚上 各有一帮补课的学生。她俩上午去物理老师家,下午再去数学老师家,等找到好外语老师还想补一下外语。 看来“减负”并没有“减”到她们身上,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中学生如此,小学生“减负”情况怎么样?记者来到芜湖市一所有名的企业子弟学校。 傍晚时分,背着沉重书包的小学生们三三两两走出校园。该市教委规定学校1月29日放假,该校为抓住假前几天合 法地让毕业班多补点课,这一天里上午上了4节课,下午竟上了5节课。我们请一位接孩子的家长谈谈“减负”第一年的想法 ,这位家长不加思索地回答:“减负不减负,我们都要补,学校不补就找老师补。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再没有好成绩,怎么上 得了好学校?” 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如果没有社会、家庭与教育部门的密切配合,并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减负”就变成了减一 口“大锅”,增无数“小灶”,补课也由地上开始转入地下。 -王祚宏-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江淮晨报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