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新闻报道
 


网友评论:王朔何故抨击金庸?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1月26日 16:20 金庸客栈

  《成都商报》1999年11月2日刊载了《中国青年报》关于王朔抨击金庸小说文章的有关内容,题名“王朔:金 庸太臭”。我无意中拜读了这篇文章,的确使我惊恐莫名,感觉是:“自古文人相轻,莫过于此矣”!

  我学的不是文学专业,仅算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而已,本人读过一些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小说,也看过一些王朔 等国内名家的长、中、短篇小说作品,对这些名作家的作品,本人是不敢妄加评论的,仅是拜读而已。但看了王朔抨击金庸的 文章,却油然而生愤愤不平之感,觉得其内容很离奇,评价太欠公允,且太过武断、肤浅,无论金庸(查良镛)是否看到这类 文章或是否计较,我作为众多的武侠小说爱好者之一,确实怀有一种强烈的不平之心,认为:王朔先生应该多读读金庸的小说 ,多学学历史,多体会体会其中的精要,多分析分析武侠小说与当代散文或当代小说的区别,才去谨慎负责的发表个人见解可 能比较妥当一些。因为在没有弄清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之前而妄加评论,的确有哗众取宠和自讨没趣的嫌疑。应当承认,金庸是 当代著名作家,是众多武侠小说作家的精英和首要代表人物。他写的政论文章极具远见。而在《明报》处境艰难时夜以继日的 分段赶写武侠小说用以连载,是一种带商业娱乐性的文学创作行为,而这种努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救话了《明报》, 他一夜一夜“逼”出来的作品,后来发现不但情节连贯生动,前后并无什么大的矛盾,且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这是极不容易 的。我认为金庸武侠小说的主要特色是:语言生动、精炼,富有感染力;内容充实、有趣,富有感召力;情节曲折、惊险,富 有吸引力;能与历史、地理有机结合,富于记忆力;能生动地表现善恶、美丑、正邪、喜忧、爱恨,富有生命力。他无愧于当 代著名大作家,亦无愧于当代武侠小说的泰斗。

  王朔先生在第一次读金庸的书时“忘了书名,一本很厚的书读了一天实在读不下去,故事和人物至今也想不起来,却 留下了:情节重复、行文啰嗦、永远是见面就打架”的印象,认为“中国那些旧小说,都是这个路数,说到底是个因果报应” 。我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情节是生动的,基本没有行文啰嗦之嫌,而打架、争斗、流血是武侠小说的基本情节需要。随着这些 情节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故事和人物,否则一死了之,一了百了,有何惊险可言?所以不能断言“一到要出人命的时 候,就从天上掉下来一个档横儿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乱的深仇大恨”。书未看完,更谈不上品味,就大谈特谈它的弊端, 横加指责,是否妥当?攻击别人缺乏最基本的理由。我认为,这种论点是幼稚可笑的,因为任何小说都需要层次、情节、人物 以及它们的演变和发展。难道说写小说就只需一事一议、平铺直叙的摆事实讲道理么?

  王朔先生在买了《天龙八部》后,“捏着鼻子看完了第一本,第二本怎么努力也看不动了……什么都透着一股子搁坏 了的哈喇味儿……写小说能犯的臭全犯到了……”等等,我以为:不知是金先生的作品真臭,还是王先生的鼻子真有毛病?不 知是王先生不喜欢《天龙八部》,还是看不懂《天龙八部》?而在那里惺惺作态,故作高雅?王朔对金庸取名的方面“段誉为 何不叫贾宝玉?”亦很有意见,似乎是看你不顺眼什么都不顺眼的感觉,总要找点“毛病”来联想、评品一番。中国的姓氏何 止千万,取个段誉之名又何错之有呢?

  王朔先生从中国的旧小说谈起,对金庸的作品亦大加贬评“以道德的名义杀人,在弘法的幌子下诲淫诲盗……与其说 是武术家不如说是罪犯……金庸很不高明地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真正子虚乌有的是金庸。会些拳脚,有意见就把人往 死里打,这不是热血男儿,也与浩然正气无关,这是野生动物”云云……。我以为,金庸作品反映的是当时一种社会状态下的 一些江湖故事,这些故事情节多属虚构的,他的目的不是以打而打,以杀而杀,而是想通过一些故事情节反映人世间的真、善 、美,鞭笞邪与恶,昭然公理,弘扬正气,给人以反思和启迪。而这样浅显的寓意竟然被我们的大作家王朔先生作了上述“精 辟”的理解,是不可思议的!不知是我的无知,还是王朔先生在开玩笑?

  王朔先生还有更“精彩”的论断:“金庸能卖,全在于大伙活得太累,很多人活得还有些窝囊,所以愿意暂时停停脑 子,做一把文字头部按摩”。真可谓棍打一大片,横扫千军万马,使千千万金庸的读者被“洗脑筋”,至少我就有一种受到王 朔嘲弄的感觉。当然,他的这些话更让人费解了,难道说喜欢看金庸作品(书、电视片)的人是否都活得太累、太窝囊、太没 情调?是否这些人都要向王朔先生看齐而唯王先生马首是瞻?王先生喜欢什么大家就应当去喜欢什么?这些金庸迷是不是应该 全变成王朔迷,是否这样才算活得潇洒,才有品味,脑瓜才算灵巧?

  中国及世界上有许多“金庸迷”,他们确实喜欢读金庸的武侠小说,连已故的伟人邓小平同志都喜欢看,对金先生评 价甚高。金庸先生为人正直、学识渊博、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综合预见性,其作品含义深刻、寓意万千,让人有百读不厌之感 ,不知王朔先生何故别出心裁?有此异说?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在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和朝代的更替以后,她现在象早晨的 霞光一样多姿多彩,在她广阔的土地上却蕴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从文学的角度看,武侠小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象征, 只要它健康而读者又喜爱,它就有生存的土壤。从写作角度来看,金庸和王朔的作品题材不一样,但各具风格、各有特色,金 庸写白话散文可与王朔比美,而王朔写武侠小说可能就远不如金庸,所以王朔先生大可不必贬损金先生,因为王先生显然找错 了对手,更可能是自寻烦恼。

  从王朔的评论文章可以看出,王先生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但不知是不懂武侠小说的原理,还是想制造轰动效应?不知 是因看金庸小说的人较多,还是因观众忽视了自己的作品而心理失衡?不知是为了贬低金庸,还是为了抬高自己?总之让我这 个“金庸迷”很是迷惘。

  从金庸的作品及处世可以看出,金先生对名利之事已比较淡泊了,但受到王朔这样出名文坛作家的袭击,可能亦感非 常突然。但无论怎么讲,王朔先生都不应以这样的语言和口气去贬损金庸先生,因为这不是一个知名作家应该作的,我以为文 坛可以对话,可以交流,可以保留自己的见解,但文人互相轻视可不是好事,文坛相对平静也许更有利于文艺的健康发展。这 样做带有明显的攻击性,不但对王朔先生的形象无益,反而会有损自己,因为这样做太过缺乏自知知明,且太过鲁莽可笑。说 句实话,无论从学识和德高望重的方方面面,王朔先生现在还根本无法与金庸相比。因此请王朔先生不要再自以为是,以免我 们这些个“金庸迷”再实话实说影响王先生的情绪。

  以上粗浅之语仅属个人陋见,可能贻笑大方了,望阅者勿嫌指正,亦请王朔先生宽容在下为谢。

  成都读者:程伟(传呼:21802—2275)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三日夜


相关报道: 随笔:云松书舍与金庸
相关报道: 网友评论:我看金庸小说
相关报道: 王朔访谈:大家也关注关注作家
相关报道: 揭示筹拍内幕 金庸在中央台《笑傲江湖》

相关专题:争鸣:金庸与他的小说

相关讨论,请进欢迎来金庸客栈参加讨论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