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科技日报> 新闻报道 |
近年来,农药逐步向买方市场发展,货源呈现供大于求,价格总体水平也稳中有降。但从具体品种上看,新品种农药 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常规品种农药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如苏州市1999年8月份甲胺磷、敌敌畏、杀虫双三个品种在199 8年价格下降的基础上,又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8%和14%,使一些农药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 据调查分析,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农药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生产的农药品种大部分为老品种,尤其是 高毒有机磷杀虫剂占的比重最大,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例偏低,由于大部分杀虫剂毒性高、药效差、残留多,并且对环境有污 染,因而市场竞争力低,导致销售滞缓,价格逐渐下降。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国内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要靠 进口弥补。如除草剂,由于农民在实践中认识到使用它可省工、省钱、增收,所以旺销态势,价格也较稳定。 为促进农药品种结构的不断优化,满足农业对农药新品种的需求,推动农药生产由价格竞争逐步向质量、品牌、科技 含量、售后服务等非价格竞争转变,调整农药品种结构已势在必行。一是要限制并逐步淘汰一些低效、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 的生产,对一些高毒高残留农药应确定禁用“倒计时”,逐步减少库存。二是有关部门应在政策上鼓励多研制生产高效、低毒 、低残留农药,不断提高开发新品种的能力。三是组建起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农药企业集团式紧密型的经济共同体, 实行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不断增强新品种开发实力。 苏州读者王建康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科技日报> 新闻报道 |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