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科技日报 > 新闻报道
 


走好,中国的风险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月3日 10:21 科技日报

  年初盼二板市场,现在盼什么?

  风险投资需要退出机制,离不开二板市场。今年三月初,风险投资界、理论界和新闻媒体几乎不约而同地把发展 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希望寄托在尽快建立中国的纳斯达克上面,似乎二板市场一创立,法规一健全,便“东风”已备,可以大干 一场了。然而高层传来的信息却是说法不一,各执一端,最令人失望的信息是:中国在近期内不宜建立二板市场。一场被业界 预想的’99风险投资年几成泡影。年初以来举办的各种研讨班、培训班乃至投资洽谈班,由热到冷,给人的印象大多是纸上 谈兵。进入6月份,情况似乎有了转机,香港创业板将于年初推出的消息再次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几乎所有的风险投资公司在 “整合资源”的过程中都想到与香港联交所及中介机构的合作。但最终的事实是:首次上市申请的内地企业仅有二家,而台湾 却有近百家。人们应当从各种企盼的狂热中冷静下来,我们缺少的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应当为风险投资做好哪些准备?一位 资深官员的看法是很有眼光的: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和风险投资人才,即使有了国内二板市场,不仅于事无补,甚至会是一场 灾难。令人悲哀的是,把上市看作目标的融资操作当今比比皆是,上市公司的壳成了最炙手的资源,高科技公司借壳上市,融 资后资金利用不善的事例已尽人皆知,原来不是高科技的企业也忙于抓个项目改头换面,全然不顾项目是否具有创新价值。至 于真心致力于创业的莘莘学子们,常常在寻找资金的过程中不得不先充当科普教员的角色,因为他面对的风险投资公司往往是 缺乏所投向行业的基本知识的人。“知本家”的童话说明了什么?

  世人皆知“资本家”,1999年出了个新词儿“知本家”,如果仅当作诙谐的比喻,本无不可,但却是被一些 人作了大量论证后庄重推出的,因此不免令人有错把童话当未来的感觉,让人笑不起来。中关村三个企业家与总工之间的是非 恩怨,一时间更是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两者之间的联系,就在于一种热情的企盼:在知识经济到来之时,拥有知识资本的人 将会扬眉吐气说了算,成为企业的主宰。一位外国留学生对此大不以为然,认为所谓“知本家”的称谓,所反映的不是现代公 众化社会意识,仍然是不发达国家落后的“精英”意识,真是一语中的。当我们对风险投资进行全面巡礼时,不能遗漏这一段 公案的意义就在于,文化心态是制约科技创新与风险投资能否融合的重要因素。如果以为制度万能,好的体制可以避免人事危 机,只能到“桃花源”里去。重要的是人们社会心态的调整和市场精神及法制意识的增强,然而比这些更重要的,恐怕首先要 树立一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合作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和平等意识。事实上,一个创业者能否赢得风险投资不仅要项目好,而且 也要班子好和人好,风险投资家一不要抵押,二不要担保,实际是把“保”押在人身上了。有位赢得风险投资的过来人说的好 ,两年谈判下来,我几乎来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中国人不怕“单打独斗”,最怕的是合作,一伙聪明人在一起,干出 来的事往往是蠢事。

  风险投资缺的不是资金

  今年风险投资的一大景观就是风险投资有关机构、公司蜂拥而至,起来后面对客户都大拍胸脯:本公司资金雄厚 ,私下里却都为资金发愁,原因各异。风险投资究竟缺不缺资金?在什么意义上缺资金?不妨简单算几笔帐:北京市一年以来 成立了中小企业担保资金,新技术企业担保风险资金、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 展基金等,总规模达16亿元,又有公司借贷资金用于风险投资,合计规模不下30亿元。

  各省市在此方面均有动作,担保资金与借贷比例1∶5至1∶10不等,保守估计,国内可直接、间接用于风险 投资的政府类资金不下400亿元人民币。从年末世界六大证券交易所聚会北京,海外资本市场纷纷看好中国的趋势来看,至 少从现有趋势上说,中国并不缺少风险投资基金,以美国为例,如果从1946年算起,发展到80年代,风险投资资金总额 也不过60亿美金,90年代大发展,至今也不过160亿左右,欧洲各国总计风险投资基金也仅在200亿以上,作为私人 权益资本的风险资金,在整个资本市场上,所占份额,微乎其微,道理很明显,风险投资在任何时候都是带头羊,只要头带好 了,创业有好苗头,纷纷跟上的大量羊群就不再是风险基金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清,政府资金比例过高,民间资金缺乏 财产保障而明显不足是当前的主要问题。有钱无保障谁愿意投?国家的钱投砸了,国有资产流失的责来负?这一系列问题都是 体制上的问题,明眼人更不难看出,以信贷担保方式搞风险投资其实不再是风险投资,只是风险转嫁,转嫁的只是风险责任, 而不是风险本身。弄不好,最终免不了再来一次债转股。至于海外投资,缺的不是资金,而是接轨。没有一大批风险投资人才 ,没有精通国际融资业务的投资公司和良好的商业信誉以及业绩,仅靠优惠政策和拍胸脯是不行的。面对创新,还是面对创新 的模仿?

  风险投资面对的应是创新,而实践中我们面对的是大量的对创新的模仿。以IT业为例,凡是国外有过的创新案 例,都被我们重来一番,不仅是重来一番,而且是蜂拥而上。先是杨致远的雅虎,后是亚马逊书店,再其后是电子商务。作为 潮流和趋势的东西,当然应当赶,问题是何时赶,怎样赶?亚马逊在美国可以成功,其实是有赖于居民普遍接受邮购的百年传 统和书价昂贵带来的巨大利润空间。国人有人欲斥资2亿办网上书店,真不知有几何胜算?也不知怎样看待不同国情?

  网上门户大战是今年的一大景观,CNNIC年度的排行榜成为众多网上淘金人士追逐的对象,网易更成为成功 的案例为人羡慕。IT业是这样一道扑朔迷离的风景:新价值的创造让位于访问率的角逐,融资经营和大量资金的投入期待着 上市后的补偿和神话般的增值。一切都有国外的范例在鼓舞着人们,同时一切又都是操作中的企盼和焦灼。IT令人看不懂, 对IT的风险投资更多了几分浪漫,几多风险。

  新的世纪的序幕即将拉开,我们既然已积累了无数的成功与失败,不妨在兴旺振飞中保留几份“忧患”,走好, 中国的风险投资。时维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科技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