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评论:一场否认“南京大屠杀”的闹剧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月26日 04:41 中新社

  中新社东京一月二十五日电题:一场否认“南京大屠杀”的闹剧

  (编者按:“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暴行的集中体现,而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上演的闹剧则向世人证明着当今日本右 翼势力的猖獗。本社播发这篇迟发的报道,旨在为历史存档,记录下日本右翼势力的丑恶行径,使世人对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 保持警觉。)

  作者 林美 刘敬师

  一月二十三日,星期日。大阪下着冰冷的冻雨。但大阪国际和平中心却并没有因为这场不期而遇的大雨和周末的休息 而显得冷清。在这个名为“和平中心”的地方正上演着一幕与“和平”理念格格不入的闹剧。

  下午一时半,由“纠正战争资料偏向展示会”主办的“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在这里举行 。能容纳三百人的礼堂涌来了一批步履蹒跚的旧皇军、战友会和战争遗族会的成员,礼堂外还站着一些无座可坐的听众。而“ 和平中心”外,由二百多名日本市民、华侨、中国留学生组成的抗议队伍则高举着“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不容否认”、“向南 京市民道歉”的标语撑伞在雨中默默抗议。

  这个旨在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集会,特意选定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作为会场,耐人寻味。早在八十年代初,大阪 市民举办了反战和平集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反响。大阪府和大阪市顺应市民的维护和平的呼声,决定建立“大阪国际和平 中心”,并在“中心”内常设了“南京大屠杀”惨状图片展。这令妄图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右翼分子感到如芒在背。他们屡次到 “和平中心”找麻烦。去年就利用其管理漏洞和施压等手段,借此放映了美化和赞颂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的影片“自尊--命运 的瞬间”。

  集会开始,右翼分子在太阳旗下高唱“君之代”,并向侵华日军战死者“默哀”招魂,声称要再登钓鱼岛。去年因发 表日本“核武装”论而被革去日本自卫队政务次官之职的国会议员西村真悟,则向大会发来“贺电”,对主持这次集会的人士 “维护国家荣誉”的举动表示敬意。他宣称,“南京大屠杀不是历史,而是现实的政治”。他说,日本的二十世纪战争史观是 错误的,政府外交对“支那”太让步,应该把它纠正过来。

  主办这次集会的“纠正战争资料偏向展示会”代表在致词中称,现在日本的教科书歪曲历史,严重伤害了国家的尊严 ,特别是伤害了遗族的心。尤其是大阪府的教科书在提到南京大屠杀时,说“皇军”残杀了二十万中国人,这是我们不能接受 ,也是不能承认的。这位代表还称,大阪国际和平中心是用五十六亿日元盖起来的,一年管理费就达三亿日元,在这样的公共 设施中常年展示南京大屠杀之类“可疑且不真实的资料”,实在是“令人感到愤怒的事”。他说,这次集会是为了日本的繁荣 而召开的。

  这次集会的主角是亚细亚大学教授东中野修道。这位右翼学者在集会上播放了他用套问诱导的方法与前日本驻南京特 务机关成员丸山进进行对谈的录像。这位日本特务在录像中竟称自己调至南京,是为了“苦心”、“尽力”救济那里的中国难 民。他自称经手掩埋尸体,当时处理一具尸体三角钱,按发放经费推算南京最多只杀了一万五千人,“三十万是谎言”。

  接着一位叫坂本的旧皇军上台作证。他说:我对什么叫大屠杀的定义搞不懂。这是战场上的行为,世界上到处都有。 我们日本兵在中国遭暗杀,是不是也叫大屠杀?这位双双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老“皇军”不无遗憾地说:当时“支那军”在上 海集结了十五万人,日本不得已从台湾、青岛调兵,只是行动缓慢。如果当时大刀阔斧,一定能来个大捷,那今天日本的局面 就不同了。真是打得不痛快!

  未等他说完,听众中就有人轰他下台。换了另一位“证人”登台。

  这人一登台就痛骂《大田少佐的日记》,说这个叫“大田”的少佐在抚顺收容所时承认日军在南京三天之内杀了十万 多人,这是对日本战争问题的最大误导。在战场上就是要尽最大的能力,杀最多的人。我不明白日本政府为什么要承认自己的 行为有罪,对战争进行反省。不可思议。

  这个否认南京大屠杀的集会进行了大约两个半小时。那位东中野修道总结说,我是研究东德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国 家是将所有过去的历史、文化抹掉,让人民写新书,驱逐自己过去的历史、文化。日本受此潮流影响,不把自己的国家当回事 ,没有自我的基础。至于侵略,就拿卢沟桥事变来讲,最先挑拨的是谁?什么叫侵略,就现在“支那”的态度,日本和“支那 ”是没有正常的关系可言的。

  一个个右翼分子粉墨登场,表演着妄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的闹剧。这世界,真不知道什么是黑,什么是白。




相关报道: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强烈谴责日本右翼集会
相关报道: 湖北黄石发现日军侵华新罪证
相关报道: 重庆将建大轰炸纪念馆
相关报道: 资料图片:被凌辱的南京妇女

相关专题:南京大屠杀不容否认
相关论坛: 历史不容篡改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