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中央电视台 > 新闻报道 |
最新一期《了望》周刊发表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林兆木的分析文章指出,我国近年来出现有效需求不 足和通货紧缩趋势的成因很复杂,既有良性的因素,也有不良的因素;既有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需求方面的原因,既有总量 的原因,也有结构的原因;既有国内的原因,也有国外的原因。 文章认为,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被旧体制束缚的生产力,由于资本、劳动力等投入大量增加,也由于大批引进先 进技术及装备,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产品产量几倍甚至成十倍的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的相对过剩,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带动了物价总水平的下降。这是供给方面的良性因素。而不良 因素主要是工业生产能力高速扩张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多年来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所致。工业生产能力和产品过剩,虽有总 量过剩问题,但主要是结构过剩。 从需求方面看。90年代以来,投资需求由扩张转向收缩,1996年“软着陆”之后,投资和经济增长率由于 惯性作用下降,导致总需求不足。另外,消费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增长放慢,国内需求不足同国外需求减少重叠在一起等,也 造成了需求疲弱。 从价格和货币方面看。价格是供求关系的表现,而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可归结为货币现象。1996年“ 软着陆”以后,大多数工农业产品出现供大于求,商品价格回落是必然的。问题出在下降幅度过大和时间过长上。 文章认为,在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推动了通货紧缩趋势的出现。(新华社)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中央电视台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