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云南日报 > 新闻报道 |
考研为何“热”起来 前些年,“考研”还只是少数学子和有志之士梦寐以求的追求。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逐步 到来,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热门时尚,投身于其中的“考研族”队伍也日益壮大起来。如今,漫步于高校校园,随处你 都可见他们的身影,几年来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研书”的精神足以让你感叹;而不少在职人员和下岗分流人员 ,顶着强大的工作压力或生活压力,毅然投身于“考研族”的队伍也会让你不得不为之钦佩。据统计,去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 划为8.5万名,其中硕士生6.572万人。报考研究生总人数创历史最高纪录,竟达到31.9万人。云南省招生办研究 科负责人也介绍,1992年云南只有1300多人报考,到1997年达到2000余人,而去年却一下上升到近3300 人,今年预计还会有大幅度增加。看来,“考研”越来越热,竞争越来越激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据业内人士分析,“考研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首先,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发展,对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 )的需求量日益加大,而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将更加注重对人力资源的挖掘和人力资本的培养,“考研”无疑 成为适应此要求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劳动者个人而言,他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的社会将是凭实力竞争的社会,若不提高 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和择业竞争中,就会败下阵来;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 家长也清醒地意识到,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和智力投资,不但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选择。于是,他们的子女也纷纷加入到“考 研”队伍的行列。 “考研热”的出现,无疑为众考研者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然而业内专家却盛赞此现象。云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李 铧主任说:“应为‘考研热’叫个好!”他认为,云南是一个人才资源相当丰富的地方,但诸多的因素却使其提升为人力资本 的步伐相当缓慢,人才的缺乏和科技含金量不高是由来许久的。而且,以前,“考研”主要是国家计划内的调配,而现在更多 则是考研者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的领域。由此,“考研热”的出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云南人才不足,素质不高的矛盾, 推动人力资源提升为人力资本的进程。 尽管“考研”越来越呈现出“爆热”的倾向,但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明年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全国研究生扩招30 %,云南也将相应大幅度扩招。有志于考研的朋友,应充分把握好这次良机,早作准备。有关专家同时也提醒广大考研者,报 考时千万不要盲目随意,而要结合自己的自然状况,通过对市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进行自我设计和报考。否则,将来出现学不 致用、人才浪费等现象将是难免的。 陈晓波 为求职而战 时下,正是初冬,渐渐转冷的天气也挡不住考研热潮,走进高校校园,你会发现,各个角落都随时可见他们抱书苦读 的身影。早出晚归,已成了高校考研者的一个缩影。距离下一个考研的日子,已不足三个月,正是考研者“练兵”最猛的一段 时间,胜负在此一举,谁敢来得一丝一毫的松懈?今年是考研热的又一个高潮,引发这一高潮的主角们如何看待考研与就业的 关系呢! “再读三年书,就业形势可能会有所缓解,找工作会更容易一些。”云南大学档案系96级的赵某为自己“为何要考 研”作了一个简单、直白的解释。据了解,考研的学生大部分是因此而走上考研道路的。他们普遍认为,三年后,国家的政策 或许会更稳定,就业形势也会有所好转,相信考上研究生会给“找工作”带来新的转机。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专业的好坏是导致学生考研的主要原因之一。云南大学历史系96级的张晖说:“我们这个专 业找工作特别难,所以,班上同学几乎都在准备考研。”在这些“专业不好”的学生看来,考研,可以拿到硕士文凭,使自己 的含金量更高,从而在“工作难找”的困境中“杀”出一条路来。云南大学信电系96级学生王某的考研心态很现实:“现在 本科生太多了,倒不如考个研究生,拿到硕士文凭身价就不同了。”对现在的众多大学生而言,考研是为了前途而战,具体则 是为工作而战。在他们忙忙碌碌的身影后,藏着一份难言的沉重。 王晓飞 让自己更“富有” 随着考研热在高校里强劲吹拂的浪潮节节升温,不少天之骄子被“卷”入到了这个浪潮中。他们中有成绩优异的佼佼 者,也有普通的一般学子,带着不同的梦、不同的理想,纷纷奔向了考研这座狭窄的独木桥。 李浩明的成绩在班内只是中等水平,同学们发现他也成了考研大军中的一员,都有一丝不解。对同学们的议论,李浩 明却充耳不闻,一心只读考研书。记者在图书馆找到他时,静悄悄的图书馆里,早已“客满”,李浩明正埋头演算着高等数学 ,浑然不知记者来到他身边。 馆外,李浩明揉了揉发疼的眼睛说,我们考研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现在就业难,几年后形势会好转 ,读研究生正好错过困难;有的认为考研是一种荣誉,表明自己与别人不一般,如果考上就更风光了,而我想通过考研来提高 自己。眼下,就业的竞争很激烈,要求比较高。而考研不同于一般考试,不想失败就只能拼命地学习再学习。这样,经过一番 高强度的注入式学习后,收获会很大,从基础的扎实程度和知识拓展的宽度都有很大提高,无论你考上与否,这笔财富都属于 你,在就业竞争中又何苦害怕呢? 大学生考研族中,多数人的成绩很优秀,他们却不“满足”,充分抓住眼前的机会,想挤入那更高层次的台阶。杨燕 四年来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加上专业好,要找一个合适的工作不是很难。可她抛下优越感,忙碌中早就成了考研大军中的一 员。她告诉记者:“考研不是现在才有的想法,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已定好了考研目标。我觉得大学里学的东西不算多,所以总 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想多读几年,让自己的头脑更‘丰富’一点。” 张应华 面对现实的选择 3年前,从某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的张小姐进入一家电视台当上了一位经济记者。一段时间下来,面对经济领域 内众多的专业术语和经济课题,她越来越发现原有知识结构的欠缺。为了不让“内行”看笑话,或者说是想尽快成为一名“内 行”,于是,工作非常繁忙的她毅然选择了读书深造。当然,一个好的工作也得来不易,张小姐不愿为了读书深造而放弃工作 ,于是,她选择了不脱产的研究生班,到财院进修财政金融研究生课程。一年过去,张小姐觉得获益良多,渐渐地从一个“外 行”变成了“内行”,工作上越来越得心应手。现在,她高兴地说:“读研究生这一步真是走对了。” 和一心想“充电”的张小姐相比,复旦大学毕业的冯小姐又有些不同。她考研究生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和相恋多 年的男友“比翼双飞”。小冯的男友是北大研究生,所以,小冯的理想也是考取北大研究生。现在,小冯已经辞去工作,全心 投入到考研前的“恶补”中。真没想到,考研也成了年轻恋人们实现“双飞燕”梦想的一种手段。 黄敏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青年工程师。前几年,厂里效益好的时候,他整天优哉乐哉,除了上班,业余时间就到处 去玩。现在,厂里经济滑坡,工资越发越少,下岗的呼声越来越高,黄敏再也不敢玩了。业余时间,他就捧着从各个地方搜集 来的考研材料复习。他说,自己是个读书人,除了读书没有其它特长,别人都去忙着考驾照,进培训班,为今后再谋职业做准 备。所以,他只能做自己擅长的事,就是继续读书、考研。考取研究生,难说事业上又会重新找到一番天地,何况,多读些书 总是好事。说这些话的时候,小黄的眼中闪动着希望的光彩。 相关专题:考研专题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云南日报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