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_logo
Sina. Ads.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华社 > 新闻报道
 
新华社

甘肃明年底将告别贫困

http://dailynews.sina.com.cn 1999年4月26日 03:07 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四月二十五日电(记者刘伟)甘肃省扶贫办公室主任徐进 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贫困面最大的甘肃省扶贫攻坚已取得重 大成就,到明年底,省内贫困人口将全部解决温饱问题。

  甘肃省的官员认为,素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的甘肃省解决全省贫 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意味着中国扶贫攻坚“啃下”了全国自然条件最恶劣 的“硬骨头”,它将为实现中国“到本世纪末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做出 重大贡献。

  七十年代,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曾为甘肃农民的严重贫穷而落泪。那 时,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两百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一千二百五十四万多人, 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四点五。到去年底,甘肃贫困人口减少到 一百八十四万,贫困面已降至百分之九。

  甘肃省今年将解决八十万人的温饱问题,剩余一百余万人的温饱问题 明年将全部解决。

  徐进说,甘肃将告别贫困首先得益于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到目前为 止,国家已投资甘肃七十亿元用于扶贫攻坚。

  一九八三年,中央政府把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二十个县和河西地 区十九个县,列入国家“三西”(定西、河西、西海固)扶贫开发规划, 提出“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的战略方针,开创了中国区域扶贫开发 的先河。

  现在,河西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十 一亿公斤。一九九六年,这一以往每年需要调入六亿公斤救济粮的贫困省 份,一举实现了粮食省内自给有余。

  甘肃省分管扶贫工作的副省长(厶下加贝字)小苏说,甘肃面对长年 干旱的不利自然条件,充分把市场和科技因素引入到扶贫开发中,摸索出 了在旱作农业区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层层叠叠、连绵不绝的梯田现已成为甘肃中东部贫困山区最常见的景 观。这种梯田可以保水、保肥、保温,是中国黄土高原山区改善农业生产 条件最基本的措施。目前,全省梯田已发展到一千二百多万亩。

  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是甘肃农民摆脱贫困的第二个办法,覆盖地膜的 农作物每亩约可增产近一百公斤,这个数量相当于贫困地区一个农民四个 月的口粮。甘肃有三百三十多万贫困人口因使用地膜覆盖解决了吃饭问题。

  甘肃省内的梯田上建有许多集蓄雨水的水窖。旱季,农民用水窖的水 通过渗灌、滴灌等节水管道对农作物进行浇灌。

  今年,甘肃又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旱灾,分布在农村居民屋前院后、田 间地头的一百四十万个水窖发挥了巨大作用。记者在旱区采访时看到,尽 管当地已有一百六十多天没有下雨,但绝大部分地方没有发生大的饮水困 难,一些水窖多的农户还利用窖水浇灌日光温室里的蔬菜。

  这种“梯田+地膜+水窖”的生产模式已成为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区粮 食增产的综合措施,吸引国内外众多人士前来考察、学习。联合国一位官 员来此考察后评价说:“中国农民在几乎没有生存条件的地方创造了摆脱 贫困的奇迹。”

  移民也是甘肃反贫困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几年来,中国政府把甘 肃五十多万贫困人口迁移到新疆、河西走廊等土地条件较好的地带。现在, 这些农民已基本解决了温饱,有的还过上了富裕生活。

  甘肃的扶贫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国务院有十五个部门 对口帮扶甘肃十五个贫困县。天津市先后无偿捐款四千多万元支援甘肃发 展农业,并接收大批甘肃贫困农民到天津搞劳务输出。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华社 > 新闻报道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