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中国经济时报> 新闻报道 |
在嘉峪关外浩瀚的大漠戈壁深处,有一块绿洲,这就是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甘肃省安西县,如今正面临沙漠的严重威胁。 风沙危害触目惊心 安西县总面积2.41万平方公里,人口9.18万,耕地面积30万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饱尝风沙的磨难。在安西的历史上,记载最多、最详实的资料是风沙危害情况。据安西旧县志记载:大风最大的年份,年刮风达140多天,瞬时风速高达17米/秒,大风常常带来沙暴和浮尘天气,年平均沙暴13.7次,浮尘日29.3次。在6至7月份常有干热风过程出现。 有关专家考证,从唐代至今的1200年间,仅境内就有37座城池被风沙埋压变成了废墟。 全县每年有万株以上树木被刮倒乃至枯死,丢失、死亡羊只千只以上。至于房屋倒塌、电线刮断、交通、通讯中断更是司空见惯,同时,风沙对当代人民的身体健康危害严重,肺炎、气管炎等多种呼吸系统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据1986年国家、省、地医疗部门的25个单位、49名专家对全县1058张胸透拍片鉴定,诊断出110例病症是由风沙造成的风沙尘肺,占总数的10.3%。 饱尝风沙危害之苦的安西人在旧县城树起了“定风碑”,在新县城建起了“镇风亭”,以此寄托世代安西人降服风魔、换取晴空的美好愿望。这个愿望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开始起步实施。1952年10月,安西县第二任县委书记常昆,自己背着干粮,骑上毛驴,带领机关干部,在环城乡公路,开始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历经数年的不懈努力,使这里绿树成荫,农田和人们也免受其苦,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常昆林”。从那以后,安西县历任领导以“常昆林”为楷模,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届干给一届看,坚持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治沙造林“接力赛”。 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安西县在分布各处的大风沙口上相继建起国营集团林场47个,营造网格状的防护林带4268条,总长达2388公里。同时规划建立了8个植被区,封滩育林面积达到80万公顷,全县风沙线长度由250公里减少到110公里,沙漠化面积减少8000公顷,恢复草场2万公顷,全县91%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耕地面积由解放初的5300公顷增加到2万公顷,绿洲森林面积达到4.5万公顷,植被覆盖率由8%提高到了40%。 应该说,安西人民防风治沙下了苦功夫,花了大力气,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西部地区旱情加重,地下水位的下降,历经安西几代人营造出的绿洲,又开始面临新的挑战。今年3月中旬,记者来到全县最大,被老百姓称为“风门”的石岗墩风沙区,看到这里五六十年代载植的树林逐年枯死,大部分已被流沙埋压,有名的“常昆林”树林已所剩无几;曾在1958年到1964年建起的机械林场,由于水源改道,地下水位下降,原有的3000多亩沙枣林带也已荡然无存,只有枯死的枝丫斜插在高高耸起的沙丘中。1958年万人大会战栽植的防风林带,几乎枯枝都难以寻见。疏勒河古河床风蚀严重,袒露无遗。据随行的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这里原有的3.2万亩沙漠化土地被风蚀深度达40至60厘米,这部分沙尘以平均每年50米的速度向距此6公里的县城逼近。县上有关领导忧虑地告诉记者,建国以来,由于全县人民的努力,安西绿洲在不断向沙漠边缘延伸,可如今由于干旱缺水,风沙又开始大规模吞蚀绿洲,此情此景令人十分担忧。 良策已有,但需各方支持 石岗墩沙区位于县城以东,是全县43个风沙口中距离“风库”喇叭口最近的风沙口,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5公里,总面积6万亩,加上北干沟和雁脖子湖一带的沙漠区域,总面积已超过10万亩,是安西、敦煌、玉门几个县市的“风源”、“风口”、“风门”,也是被中科院沙漠所专家认定的我国沙尘暴重要起源地之一。 石岗墩风沙口是安西所有风沙口之最,从小范围说,它直接威胁着县城及附近环城、南岔、瓜州3个乡镇和4个农林场站的5.4万人,12万亩良田;从大范围说,它还严重影响着邻近的敦煌市和玉门市,尤其对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和月牙泉,有着潜在的威胁。当前,面临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挑战,优先改造生态环境,优化发展投资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安西县自1995年将石岗墩风沙口列为“县长工程”以来,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安西县石岗墩风沙区综合治理规划》,并分期分批投资投劳,大规模地开展治沙造林综合开发建设。但是,由于区域性的大生态环境恶化,石岗墩风沙区不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而且历经几代人苦心经营的防风林带又面临着新的沙漠化的危险。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治理如此巨大的风沙口,仅靠安西县的人力、物力、财力,已远远无法从根本上收到实效,这里的生态环境还在进一步恶化。 面对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安西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遵照“先干起来”的原则,已拉开大干架势。自今春以来,全县已筛选、论证、确定开发建设项目100个。在农业上以棉花、林果、草、瓜、牛、羊、制种、温棚蔬菜7个方面的产业化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在戈壁新城大力实施以“辟绿地、建花坛”为主的绿化美化建设,用实际行动迎接西部大开发的到来。 但由于沙漠化面积大,治理的最大难度是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安西县有全甘肃省第二大水库双塔水库,但因大坝渗漏严重,加之双塔灌区耕地分散,水利设施不配套,急需加固维修。 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和肆虐不止的“风威”,作为西部一个财力十分拮据的小县,安西人的努力毕竟只是“杯水车薪”。记者强烈呼吁,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参加西安石岗墩的治理,让这个“世界风库”之门早日“关闭”,为西部开发重要咽喉地段的河西走廊门户多一些林木植被,少一些荒漠沙化;多一些风和日丽,少一些沙尘蔽日。(裴兴斌裴菊萍李希琼) 相关报道:沙尘暴,天灾?人祸? 评论:沙尘暴应当紧治协防(下) 评论:沙尘--人祸之忧 北京今天再遭沙尘袭击
相关专题:沙尘暴敲响生态警钟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经济时报> 新闻报道 |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