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
亚洲金融危机后,有人对韩国式的大企业发展之路提出质疑,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不以为然,他认为韩国人创造 “汉江奇迹”的精神仍值得中国人学习,中国企业首先应当发展壮大起来。“难道仅仅因为看见一个巨人摔了一跤,我就拒绝 长大?”张瑞敏反问道。 张瑞敏将是在《财富》论坛上海年会主会场发表演讲的中国企业家。日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矢言:海尔最终的 目标就是要进入全球五百强。 据称,国家主席江泽民最近视察海尔集团听到这个目标后说:“我看完全行。” 中国制造业目前尚无一家企业进入全球五百强,张瑞敏说:“这说明中国企业的实力还不行。”他指出,发展大 企业与发展中小企业是相得益彰的,进入全球五百强的企业多少,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小。作为国家重点扶持进军五 百强的六家企业之一,海尔跻身五百强,张瑞敏似有当仁不让之志。 一九九五年,海尔的销售额相当于当年五百强最后一名的十九分之一;一九九六年为十二分之一;一九九七年为 六分之一;一九九八年为四分之一;一九九九年预计为三分之一。 张瑞敏估计,照此速度,海尔很快就可以进入全球五百强,问题在于如何保持目前的这种高速成长。 中国的许多企业往往是“各领风骚三两年”,有的企业今天还红红火火,明天就轰然倒下。为此张瑞敏有深深的 危机感,他说:“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很危险,海尔明天怎样?永远是未知数。我们唯有认认真真、谨谨慎慎地做好每天 的工作。” 为了保持海尔的高速发展,张瑞敏提出了三个原则:顾客至上、现金流、技术创新。核心能力是创新,落脚点是 市场。 近年来,海尔多元化出击,在别人认为竞争太激烈,没有多少市场的领域,海尔出现了,而且迄今没有失败记录 。国内有人对此表示担忧,张瑞敏却认为,韩国大企业摔跤的教训不在于负债太高,也不在于扩张太猛,而在于东方人的面子 问题--放不下。一个好企业出于面子关系,被迫兼并差企业,结果反受其累;一个企业的部分产业一直搞不好,却下不了狠 心放弃。 张瑞敏表示,海尔目前是有很多产业,但不意味着会死守不放。如果有些产业采取了很多措施仍上不去,海尔就 会甩掉它,放弃它,最终目的是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他特别强调,企业不能仅仅停留于规模的扩张,“在长大的过程中要更多 地注意强壮。” 对于有关部门能排除争议,扶持海尔这样一家“集体企业出身”的企业进军全球五百强,张瑞敏认为,这是很大 的支持。他同时希望,国家能够给予海尔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一样的条件和氛围。“与外国人赛跑,不能他穿跑鞋,让我穿胶 鞋;他穿短裤,我却穿棉裤。” “让我参加‘奥运会’,不能是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规则。我擅长射击,却让我射箭,怎么能比好呢?”张瑞敏最 后风趣地这样比喻道。(中新社记者 余东晖) 相关专题:99《财富》论坛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