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扬子晚报 > 新闻报道
 


特写:为三代领导核心画像的人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2日 16:10 扬子晚报

  在昨天国庆50周年游行队伍中出现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巨幅肖像,除毛主席之外,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 小平和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总书记的巨幅肖像都是第一次与公众见面。

  国庆游行中出现江泽民主席的画像,画面是选择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就中国发展蓝图作报告的形象。全国五十 六个民族的青年代表在彩车周围载歌载舞,兴奋而喜悦之情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载着江泽民主席画像的巨大彩车引领着群众 游行的第三部分主题:“世纪-腾飞”。体现新中国“迈向新世纪”的四十辆彩车在这个部分中亮相。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 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正率领全国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 1世纪。此时此刻,游行队伍中的群众高喊:“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同心同德,再创辉煌”等口号。天安门广场上,由少年 儿童组成的背景图案上,“奔向新世纪”的黄色大字分外醒目。

  按惯例,每年“十.一”前,葛小光都要重新画一幅毛主席像。今年,他还接受了另一项特殊任务--为江泽民 总书记画巨幅肖像。

  今年46岁的葛小光十分沉稳,出言谨慎。据他介绍,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高6米,宽5米,这次他画的江 泽民总书记的画像比毛主席像略小一些,大约相差半米左右。

  由于这是江总书记的第一幅巨幅画像,因此,从上至下大家都很重视绘制工作。

  “画惯了毛主席像,这次画江总书记的像是否有新感觉?”葛小光说,画人物肖像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虽然人 物的外形各有不同,千人千面,但只要掌握了画肖像的规律,抓住人物的内轮廓,即五官特征,像就好画了。十年来,江泽民 总书记的身影、照片几乎天天都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中同大家见面,对于江总书记的形象,恐怕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 再说,画肖像的人都有一种职业病,看人习惯于发现人物相貌特征,非常注意抓住其与众不同之处。因此,画江总书记的肖像 时进展得很顺利,10天左右就完成了。

  惟一感到不习惯的是,本次提供给他的江总书记的照片是彩色的。“我不太习惯看彩色照片画像,容易受干扰。 ”葛小光说,看彩照画像,在着色时容易不自觉地跟着照片跑,但彩照毕竟不如自己画的色彩丰富,照片只能作为参考,照搬 不行,还是依靠掌握的素描、色彩等方面的技巧进一步发挥。

  自1977年起,葛小光就承担绘制毛主席像的任务。9月13日,记者来到葛小光的画室,他正为国庆赶制一 幅新的毛主席画像。

  近百平方米的画室内弥漫着浓郁的油彩的特殊气味儿,眼前赫然矗立的这幅毛主席像刚刚画完第一遍,葛小光站 在高高的升降机上正专心致志地进行第二遍创作。整整一个上午,只见他手持画笔,描几下之后就要放下升降机,站在地上眯 起眼睛仔细端详片刻,再登上升降机画几笔,然后再下来看看,如此循环往复。“站在上面看与站在地面上看感觉不一样,必 须远看,才能发现问题。”为了远观效果,他索性打开画室的大门,走出二三十米,回过头来,左看右看,有时还得蹲下身子 仰视,“这可是体力活儿。”说完,他又登上了升降机。

  今年是50年大庆,由于增加了其他任务,使葛小光画毛主席像的时间显得很紧张,“现在看来只能画两遍了。 ”葛小光说,如果时间充裕,多画几遍效果会更好,既可体现颜色的厚重,又可充分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深度。“画两遍就要达 到满意的效果,真得多下功夫才成。”

  除了画毛主席像之外,每年重大节日,天安门广场上展示的马、恩、列、斯以及孙中山的巨幅肖像也都出自葛小 光之手。

  在画巨幅肖像之余,他喜欢读名人传记、名著和听音乐。他还经常到各地去采风、搞创作。他说:“画画不能只 走单一的路子,风景、山水、人物都得画。”

  当记者提出要给他拍照片时,他连连摆手,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葛小光赶紧拿出电动剃须刀一阵忙活之后,才 勉强同意拍照。  现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就是葛小光最新倾力绘制成的毛主席像。

  改革开放创造的奇迹成为昨天国庆游行的主体,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巨幅画像出现在游行队伍的彩车上。 邓小平的巨幅画像引领的游行队伍是此次群众游行的第二部分,主题为“改革-辉煌”。

  一些彩车还贴上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 纪”的标语。

  邓小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作为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领导中国人民 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当中央美术学院接到画领导人巨幅肖像的任务后,院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现在 油画系任教的王少伦。因为他对人物的感觉把握得特别准。王少伦此次接受的任务是为邓小平画像,参照相片是邓小平在19 84年35周年大庆时的照片。

  日前,记者在美院一间堆满油画及画框的办公室里见到王少伦。与敏于思而慎于言的葛小光相比,今年刚刚31 岁的王少伦展现出了山东人特有的直爽。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正是他深入浅出的理论,引导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绩,全国人民都很热爱他,尊重他,我也是怀着一种敬仰之情来进行创作的。”王少伦很认真地说,“我是把这次画像当作一 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的,所以,自始至终都是很严肃地进行创作。”

  画近6米高,4米多宽的人物肖像,对王少伦来说是头一遭。据他介绍,画像工作是在一间三层楼高的画室里完 成的,在一名助手的帮助下,他用了10天完成了邓小平肖像的绘制工作。

  回想起这次创作经历,王少伦感受颇深。他的最大体会是“画大画必须浓墨重彩”,因为这么大的肖像画是供人 们远看的,但如果画时着色恰到好处,远看色彩很可能就会显得淡一点。因此,画大画时着色得偏重一点。

  另外,在绘制过程中,他习惯于在某些局部故意留下一些笔触,以表现人物个性和力度,但大家都觉得虽然近观 效果不错,但远看起来却并不理想,后来不得不重新修改,使画面表现得更加圆润,这样,远远看起来才更舒服点儿。“这也 许就是画巨幅人物肖像与其他画的区别。”

  王少伦说,有了此次经历,对他来说“又掌握了一些画大型人物肖像的技巧”,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创作实践 。”


相关专题:五十周年庆典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扬子晚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