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潜艇修理船坞
台湾和美国指望由德国、荷兰提供潜艇装配组件的计划因德国、荷兰均予拒绝而落空后,5月30日,台“中船”董事长余辰南称,希望能争取自行建造美国售给台湾的8艘潜艇,那么,台湾具备建造潜艇的能力吗?
台湾主要造船厂
台湾造船业有一定的历史,岛上最早的船厂由日本人于1919年开始经营。后来,国民党当局在原有日本船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台湾机构造船有限公司”。1957年,该公司与美国合资建立了“英格尔斯台湾造船干坞公司”。1962年,英格尔斯公司解散。1965年,台湾当局又与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签订了造船技术协议。1976年底,建成高雄船厂。1977年7月,基隆船厂与高雄船厂合并成立“中国造船公司”(简称“中船”),其造船能力占台湾总造船量的90%。除“中船”外,台湾还有150多家造船厂,其中半数为游艇制造厂,其余多数为民间小型船厂,以建造渔船为主。80年代中后期,台湾的造船量曾多次排在世界前五位。不过,90年代中期以后名次下滑。
台湾主要造船厂大多位于南北两端的高雄与基隆,另外,台湾机构制造公司的船厂和庆富造船厂也有建造2至3万吨级船舶的能力。台湾的修船厂与改装厂主要有“中船”的高雄船厂与基隆船厂、台海军的高雄左营船厂与澎湖马公船厂等。
台湾有四大船舰科研系统
经过多年的发展,台湾形成了四大船舰科研系统:
一是位于台北,在台经济、交通、教育和军事等部门的支持下于1976年成立的“联合船舶设计发展中心”,隶属于台行政院“经济部”。该中心主要承担船舶发展趋势、节能技术、自动化和船舶性能改进等研究课题。
二是台湾海军舰艇发展中心。它设在台“中山科学研究院”内,直属台军事部门管辖,主要从事舰艇及其装备的科研工作,包括导弹快艇设计、驱逐舰的改装等。
三是“中船”公司所属的科研机构。它们除承担“中船”所属高雄、基隆两大船厂承建船舶的设计生产任务外,还为新船型、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进行预研。
四是高等院校所属的科研机构。如成功大学、交通大学、台湾大学和中正理工学院均设有船舶工程系或相关专业,台湾大学还设有船工研究所,成功大学设有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和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交通大学设有交通运输研究所,中正理工学院有兵器系统设计中心。它们都参与舰艇方面的科研工作。
仿造、改装军用舰艇70年代以前,台湾海军不仅装备陈旧,技术落后,而且在军用舰艇研制与生产方面是一块空白。70年代末开始,“中船”公司开始建造小型舰艇,如借用韩国图纸生产多用途导弹快艇,借助美国技术生产“绥江”级导弹快艇,仿照以色列“德活拉”级导弹快艇研制并生产“海鸥”级近岸导弹快艇。
80年代末起,台湾引进美国、法国造舰技术与主配件,开始装配、建造中型舰艇。如被列为台海军“光华一号”计划的8艘“佩里”级(台湾称“成功”级)导弹护卫舰,就是由“中船”公司与海军舰艇发展中心合作引进美国“佩里”舰技术,经过改进后加以组装生产。再如被列为台海军“光华二号”计划的6艘“拉斐特”级(台湾称“康定”级)隐形导弹护卫舰,首舰由法国制造,其余由法国提供船体分段、部件和设备,台“中船”公司进行装配。90年代初,“中船”公司还与联合船舶设计发展中心、海军舰艇发展中心合作设计建造500吨级的近岸导弹巡逻舰,首艘“锦江”号于1994年服役。但是从整体来说,台湾舰艇研制与建造技术比较落后,包括发动机、舰体、舰载武器、导航系统等重要设备,至今仍需要完全依赖外国进口,因此,要完全自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短期难以建成潜战兵力
台湾早在80年代就开始潜艇技术的研制,甚至进行过核能压力容器和核潜艇的研究与设计,并在90年代初声称具备了建造袖珍潜艇的能力,但其在舰体技术、声纳与静音技术、艇载武器等方面均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台湾十年来费尽心机要从美国、荷兰、德国等国家采购潜艇,也说明台湾不具备自行建造潜艇的能力。据悉,台湾引进美国技术在台湾研制、生产潜艇的任务,将主要交由“中船”公司完成。然而,台湾要在短期内建成并武装8艘柴电动力潜艇,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首先,“中船”公司没有完全做好装配潜艇的准备,包括打造相关设施、技术人员训练等,这至少需要一至二年左右的时间。其次,数十年已不生产常规潜艇的美国,短期内难以提供潜艇组件,德国、荷兰等国家也不可能向台湾提供组装件。另外,艇载武器的获取与庞大经费的投入,都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台湾组装首艘美国技术的潜艇至少需要四至五年以上的时间,8艘潜艇全部建造完毕并配上火力系统,没有十年八年的工夫是不可能完成的。而潜艇部队的建成、训练、形成战力,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本报特约记者朱显龙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每天得新款手机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