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孙海东) 中科院20多位科学家在深入我国北方荒漠、戈壁、绿洲地区,对沙尘暴发生过程和主要尘源区进行实地观测和考察后,得出了未来几年沙尘暴仍呈增加之势的结论。这是记者昨天从“探索沙尘暴”科考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消息。
科考队掌握第一手资料
国家环保总局和中科院首次联合组织了这次“探索沙尘暴”科考活动。从3月中旬开始,由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2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科考队兵分两路,从东、西两线,深入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北等地,考察了近年来沙漠化强度发展,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区域及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周边地区及浑善达克沙地,累计行程达7000多公里,取得了大量有关沙尘暴的第一手资料。
根据对多年科研成果和此次科考成果的总结,科学家们认为,近50年来,我国沙尘暴频数总体呈波动下降之势,其中60和70年代略呈上升,80至90年代中期明显下降,但90年代后期开始回升,内蒙古西部回升更早。2000年沙尘暴急剧增加,达到13次,为50年来的最多年。今年到目前止,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西部已出现沙尘天气10次之多。综合考虑到近期生态环境和气象状况的变化以及近年沙尘暴的活跃势头,科学家认为未来几年沙尘暴仍将呈增加之势。
90年代沙尘暴增多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家“973”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首席科学家王涛博士说,虽然中国是沙尘暴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有了记载,但对沙尘暴的研究表明,近50年来,真正的沙物质不是来自原生戈壁或原生沙漠区,而是来自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后新生的沙漠化土地。90年代以来的沙尘暴增加与我国北方地区生态恶化、沙漠化土地大面积扩散有直接关系。
据了解,我国北方地区沙漠化土地年均扩展速度,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为1560平方公里,到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增加到约2100平方公里,而进入90年代后,则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目前,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65.3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从东北经华北到西北,形成了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分布带。与此相对应,近50年来强沙尘暴年均发生的次数呈逐渐增多的趋势,50年代共发生过5次,60年代为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至今已达23次。
沙尘暴与气象关系密切
王涛博士告诉记者,沙尘暴的增加与气象关系密切。2000年强沙尘天气陡增就是因为处于反厄尔尼诺事件的高峰期所致。反厄尔尼诺事件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异常降温现象,这种现象会诱发更多的强寒流寒潮天气。70年代,反厄尔尼诺事件占优势,我国北方由寒潮大风所引起的强沙尘天气出现频繁。80至90年代,厄尔尼诺事件占优势,强沙尘天气出现较少。2000年是处在20世纪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以后反厄尔尼诺事件的高峰期,这一大范围的海洋大气过程,其变化速度和强度都超过以往,造成我国北方去冬今春强寒潮大风的频繁出现,加之春天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气温显著偏高,为近40年以来所少见,同时又降水稀少,植被还未形成,且在每次大风到来之前均没有可以抑制扬沙的明显降水过程,致使解冻后大面积表层土壤干燥、疏松,引起多次强沙尘天气。王涛说,反厄尔尼诺事件虽然在减弱,但还没有消失。
4个主要沙尘暴源区
根据沙尘暴发生频率、强度、沙尘物质组成与分布、生态现状、土壤水分含量、水土利用方式和强度等因素,科学家将我国北方划分出4个主要沙尘暴源区: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区;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带及草原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区;蒙陕宁长城沿线旱作农业区。北京外来的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区和草原区。
目前,人类控制天气的能力还很有限,减缓沙尘暴灾害频度与强度的关键在于搞好地面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特别是地表植被的保护。科学家警告说,要特别警惕有些地方以生态建设为名进行生态破坏的新动向。在这次科考中,科学家就发现,有些地方将成片的沙枣林砍掉种植万亩葡萄园。王涛说,葡萄林防风固沙的作用远不如沙枣林,他估计这万亩葡萄园两年左右就将沙漠化。
背景资料
100多年前,大批农民进入美国中部大平原进行大规模农业开发,天然草场被翻耕,导致大面积的土地沙漠化。1934年半个美国被铺上了一层沙尘,仅芝加哥在5月12日的沙尘暴积尘就达1200万吨,平均每个市民4磅。人们将这一时刻称做“肮脏的30年代黑风暴”。
1963年,前苏联中部大面积开荒导致地表植被严重破坏,在干旱大风的气候条件下,数以百万吨的沙尘被吹蚀搬运,结果是300万公顷土地绝收,整个区域的农耕系统崩溃。
此后,美国将大面积开垦了的土地退耕还草,并划为国家公园保护起来。大片的农田在大风预报前进行喷溉,以免扬尘。经过多年努力,沙漠化土地大面积被治理,沙尘暴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因此大为减少。孙海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