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探索沙尘暴科考专家最新的研究表明:农牧交错带、沙漠边缘和旱作农业区成为我国沙尘暴尘源的主要释放地,这些地区的大量耕地已严重被毁,当地农民们只得将骆驼牵进田里,以代替耕牛。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根生指出,农牧交错带、沙漠边缘和旱作农业区从物质上来讲,含的沙粒的程度很高。我国的农牧交错带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区。这个地区的自然植被以草原为主,但由于近年来该区域存在耕地数量盲目扩大等一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土地沙化严重。而旱作农业区主要是它本身沙尘就多,再经过人类活动,受到扰动,就起沙起尘了。一项最新数据表明,近四十年来,我国巴丹吉林、腾格里等沙漠的面积并没有明显变化,但沙漠边缘地区以草原为主要景观的生态隔离带的破坏却相当严重,其中2/3以上的生态过渡带已经不复存在,它成为粉尘含量很高的沙尘暴尘源释放地。
科考队在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甘肃古浪县麻黄台村看到,农民把骆驼牵到田里,代替耕牛。当地农民介绍说,今年的雨水特别少,风沙很大。耕地也被沙尘淹没了。骆驼的蹄子是软的,比耕牛好走,所以他们才试着用骆驼耕地。但尽管有骆驼帮忙苦干,庄稼的收成还是很差。
据科考专家介绍,沙漠边缘本应该是发展畜牧业为主的生态隔离带,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固沙、保护隔离带以外的农田,然而近年来由于当地政府把山上的400多户村民迁到这里,农民们开始在这里开荒种地,这不仅使原有的生态隔离带遭到破坏,隔离带以外的农田也受到沙漠的威胁。目前,当地已有超过1/3的农民开始用骆驼代替牛来耕地。但专家指出,这一地区靠近沙漠边缘,翻耕土地很容易引起土壤的松动、沙化,而继续用骆驼耕地无疑会加重破坏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加速沙化!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屈建军告诉记者,没开垦的土壤硬度较大,不容易风蚀,也就是不容易扬尘,开垦以后硬度较小,容易扬尘。腾格里沙漠在古浪县境内绵延132公里,沙漠边缘隔离带总面积约为15万公顷,其中的3/4已经被人为耕作破坏。现在只有两种解决办法:一个是把它封起来,封起来一年后就基本不会扬尘,植被覆盖在60%以上。第二个是进行经费上的投入,建立防护林体系,水利设施,把人为的损害降到最低。
另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共有四大沙暴区,分别位于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中亚沙暴区包括前苏联中亚部分、蒙古国以及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等。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王涛表示,四五十年代以来,由于前苏联对中亚地区进行大范围的开垦,地表植被破坏严重,这里一直是中亚沙暴区的活跃区域,并对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境内包括河西走廊、内蒙古西部、陕西、山西、宁夏北部、河北坝上地区在内的农牧交错区和沙地,由于超载过牧等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使这一地区土地退化,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成为新的沙尘暴发生的源区。90年代仅西北五省就发生强沙尘暴20次,特别是1999年和2000年春季,分别发生了3次和4次强沙尘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