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辽沈晚报 > 正文
政协常委建议改“918事变”为“918战争”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20日01:06 辽沈晚报

  “日本是第一个提出‘九.一八事变’概念的,其目的是为了掩盖战争罪,从而逃避对战争罪的追诉。70年来,这一称谓一直被国内外沿用。为恢复历史本来面目,更能体现和揭露其战争性质,建议将‘九.一八事变’改为九.一八战争。”

  昨日,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省民建主任委员姜笑琴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最近她向全国政协提交的提案如是说。据悉,在省及沈阳市“两会”期间,也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将“九.一八事变”改为九.一八战争,这不仅在全省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引起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的高度重视。

  “九.一八事变”的由来

  姜笑琴认为,日本提出“九.一八事变”这一概念,是为了逃避战争罪。1931年9月19日,日本在国际联盟的代表芳泽谦吉在声明中轻描淡写地说:“‘九.一八事变’是地方性事件,请国联不必重视。”这是第一次提出“九.一八事变”的概念,70年来,它一直被国内外沿用。叫“事变”不叫“战争”,日本人的目的是为了掩盖、否认、逃避战争罪。此后,日本把侵华的每一个战争统统叫“事变”,如“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

  姜笑琴认为,日本叫“九.一八事变”是精心策划、欺世盗名、麻痹人类的政治伎俩,用来模糊侵略战争的性质。早在1907年10月18日,包括日本在内的26国出席的第二届和平会议,在荷兰签署的《关于战争开始的公约》中规定:“除非有预先的和明确无误的警告,彼此间不应开始有敌对行为。警告的形式应是说明理由的宣战或是有条件宣战的最后通牒;战争状态的存在必须毫不迟疑地通知各中立国,并且只有在中立国接到通知之后,对他们才发生效力。”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驻中国的关东军将沈阳柳条湖附近一条铁路炸毁反诬中国军队所为,突然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日本制造事端,挑起战争,没有通知中国,也没有通知中立国,是违反国际公约的、地地道道的侵略战争行为。

  改“事变”为“战争”,可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反击日本没完没了地逃避、否认战争罪。

  九.一八战争是“二战”的起点

  姜笑琴在提案中写道,九.一八战争不仅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也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抗日战争的起点应是1931年9月18日,而1937年7月7日则是全面对日抗战的开始。也就是说抗战是14年,而不是8年。

  省委党校党史研究部主任刘贵田非常赞同这种说法。他表示,早在去年3月美国华盛顿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就做了《“事变”“战争”辩》、《论九.一八战争研究》的发言。九.一八战争的发生决非偶然,而是出于日本军国主义既定方针的需要,有计划有预谋。日本的反动团体疯狂叫嚷着“国土疆界是用刺刀来划的,”“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仅1930年日本的军费开支就居世界首位;从1929年起派遣大批特务到东北刺探情报。九.一八战争决非“地方性事件”,而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所决定的,它是侵略东北,实施其称霸世界的整体战略的一部分。我们不能离开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来认识战争的性质。

  九.一八战争不仅应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战争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因为在这一战争中,正是东北人民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为亚洲及世界被侵略国家争取了宝贵的备战时间。

  九.一八战争是“抗战”和“二战”起点的问题,近年来也为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认同,且过去也有这样的提法。如,毛泽东在1945年中央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1931年9月18日,就开始了抗战”;周恩来1931年发表声明,“世界大战的祸害,首先是落在中国民众身上”;斯诺著书写道“九.一八战争爆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开始”等等。

  可以说,在“二战”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抗击最早、时间最长,按14年计算,人员伤亡超过4000万人,损失达到1万亿美元。

  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这一问题

  在即将到来的纪念“九.一八”70周年的今天,全国、辽宁省、沈阳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同时提出将“九.一八事变”该为九.一八战争。

  九.一八战争研究会筹委会的张一波会长认为,“九.一八”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沈阳是九.一八战争的爆发地,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这一问题,更说明了沈阳人的责任感和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决心。

  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刘贵田对记者说,改变称谓是有现实意义的。70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定九.一八战争,有意让人们从记忆中抹去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侵略罪行,千方百计开脱战争罪责。所以改变称谓,是尊重历史、正视历史、如实反映历史面貌的需要;是遏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是妥善处理一系列民间受害及战争遗留问题的需要;是总结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开辟未来的需要。

  在姜笑琴的提案中,还对改变称谓的解决方案谈了建议:从全国人大通过之日起,凡行文均用九.一八战争代替“九.一八事变”;引用过去出版的文字时,为保留原貌,可保留原有的提法。(本报记者王志东)


相关论坛】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勿忘血泪史:全美东北同乡会纪念“九一八” (2000/09/26 23:15)
看日本如何“纪念”“九一八” (2000/09/19 09:45)
沈阳今晚将鸣响防空警报纪念“九一八” (2000/09/18 11:01)
东史郎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真诚忏悔 (2000/03/03 03:51)
竟称南京大屠杀是谎言 石原慎太郎面临罢免(2001/03/14/ 04:34)
日本侵华罪证又一惊人发现:计划移民东北百万户(2001/03/10/ 04:47)
朝鲜指出日本应当让后代了解其侵略历史(2001/03/08/ 02:13)
外交部副部长就日本教科书问题表明中方立场(2001/03/03/ 20:27)
南京大屠杀63周年祭专题
 新浪推荐
3-15保护消费者权益专题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健康专题:春天 别让忧郁沉重徘徊
强力推荐网友长篇力作:不死鸟
竞技风暴举办2001赛季甲A有奖竞猜
组图:奥斯卡颁奖典礼明星时装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相关论坛: 历史不容篡改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