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中新社北京三月五日电: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雪灾之前的内蒙古,是牧民的天堂。 但如今,这里有的却是饥饿、寒冷和未见尽头的灾难。当地人说,他们的牛有时靠相互啃食尾巴聊以充饥。 入冬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呼伦贝尔盟、赤峰市等地连降大雪,并遭受暴风雪、沙尘暴袭击,有的地区暴风雪持续长达七十多个小时。中国最大的蒙古族聚居地、素有“内蒙古粮仓”之称的通辽市是重灾区之一,目前,灾民缺口粮、牲畜缺饲草仍是该地区的燃眉之急。 社会各界纷纷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各种救灾物资及时送到了灾民手中。国家民政部、财政部等向内蒙古灾区调拨的四千五百万元人民币救济款和内蒙古自治区自筹的一千四百万元救灾款亦全部到位。 在全力救灾的同时,如何减轻或避免自然灾害给人们造成的损失是一个值得深深思考的问题。 ——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深刻质疑。 以通辽市为例,这里的大部分牧民春夏秋三季定居生活,每年冬天则赶着畜群到冬营盘放牧。这种轮牧方式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每当有自然灾害时牲畜就受损失。此次雪灾中受灾最重的就是那些没有棚圈的走场牧民。只有少数牧民投入资金盖起房子和牲畜棚圈,冬天不再游牧到冬营盘,而是靠秋天储备的大量饲草来保障牲畜安全过冬。牧民呼和额尔敦一家就是如此。大灾之年,由于有棚圈和充足的备草,他家的牲畜丝毫没有受到雪灾的影响。 ——牧民的养畜观念亟待更新。 尽管中国有句俗语“家有万贯,长毛的不算”,但在大部分牧民眼中,牲畜的数量还是衡量富裕与否的标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追求牛、羊等牲畜的数量成了牧民的终极目标,造成该出栏时不出栏。在缺乏饲草的灾年,没有做好应对工作的牧民面临着大畜群大负担、大畜群大损失的困境。相反,有的牧民更新观念,冬季来临之前就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了合理的牲畜出栏率,把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点。 ——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这次雪灾的一个新特点是暴风雪中伴随着沙尘暴,沙尘有时把雪都染成了黄色。沙尘暴的加入更加剧了雪灾的严重程度。据当地官员介绍,这种现象与生态恶化有一定的关系。牲畜的过度饲养造成草场超载、草原退化;农牧民滥开荒进一步使土地沙漠化。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代主席乌云其木格日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五”期间,内蒙古要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力争基本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这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但为了减轻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春荒等雪灾隐患尚未完全解决时去想下一个冬天的问题,或许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人们确实应当从这次雪灾中看到,不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树立科学养畜思想,走建设草原、合理利用草原的道路,下个冬天很可能就是又一次对灾难的重复。中新社记者张朔
|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