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病毒溯源”研究成果一公布即被质疑(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5日15:36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果子狸论文”发表一波三折 本报讯记者陈辉报道:最新出版的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科学》,刊发了中国研究人员撰写的SARS病毒溯源研究论文(见本版9月5日报道)。上周末,该论文的作者、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位研究人员接受记者采访,透露《科学》刊登该论文“一波三折”的内情。 突破:SARS病毒与动物有关 这篇论文的核心内容是:研究人员从收集到的25只野生动物样本中,发现4只果子狸样本中带有SARS样病毒。研究人员利用分离出的SARS样病毒,以基因排序技术,与作为非典病原体的人类SARS病毒作比较,发现两者具有99.8%的同源性。除果子狸外,研究显示貉、鼬、獾及部分农贸市场人员也曾被SARS样及SARS病毒感染,但这些人在过去半年未出现非典症状。 这项发现的意义在于进一步确定了人类SARS病毒起源于动物SARS样病毒,而且动物SARS样病毒是经过变种才传染给人类。美国著名冠状病毒专家凯瑟琳·霍尔姆斯教授评价说:该发现首次为研究人类SARS病毒来自何方提供了重大线索。 这篇论文在权威的《科学》杂志发表,标志着中国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到国际同行承认。 波折:学术争论拖慢发表 “其实这篇论文早该发表了。”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小立介绍,他们与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管轶教授等合著的这篇论文,早在5月份就发给了《科学》,《科学》也表示即将刊登。5月23日,他们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部分研究成果后,不断遭到学术界的质疑。其中6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公布该校研究人员从732份动物样本(其中有76份果子狸样本)中,均未发现SARS样病毒。为了慎重起见,《科学》推迟了该文的刊登。8月上旬,《科学》杂志委托美国独立机构霍尔姆斯实验室,对香港大学与深圳疾控中心从动物体内分离出的SARS样病毒重新进行基因组序列,证实结果无误,后才于9月4日刊登。 深圳疾控中心主任庄志雄说,论文在《科学》上的刊登虽然颇费周折,但经过第三方机构的实验验证,更增强了这项研究成果的力度。而且通过这篇论文的刊登,他们深切感受到《科学》杂志学术严谨。 论文作者坦然接受学术争议:“从未说果子狸是元凶” 今年中,果子狸的命运大起大落。5月23日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香港大学联合发布“果子狸身上发现SARS样病毒”。从那天起,果子狸成了过街老鼠,封存果子狸驯养场,某些地方果子狸惨遭活埋…… 果子狸真的是SARS元凶?不久,来自各地的质疑此起彼伏。8月9日国家林业局公布包括首批54种可以进行商业性经营利用的野生动物名单,果子狸榜上有名,果子狸彻底“解禁”。 有人因此说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这场“果子狸风波”的始作俑者。昨日,记者就读者关心的问题采访了风波“当事人”、该研究项目成员———深圳疾控中心主任庄志雄(简称庄)、刘小立副主任(简称刘)、何雅青副主任医师(简称何)。 记:自从研究成果公布后,全国到处封杀果子狸,你们是否想到这一后果? 庄:我们从来没说过“SARS的元凶是果子狸”。我们的研究成果说明的只是人类SARS病毒起源于动物SARS样病毒。至于果子狸和貉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将SARS病毒传染给人类的,是否有中间宿主,我们说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 记:怎么看待各地专家对你们研究成果的质疑?比如说你们的样品仅取自一个市场? 刘:对其他专家提出的“样品量少”、“来源不明”、“地点局限”等意见我们都很接受。 何:我们后来扩大了样品采集量,如动物采样量从25份提高到上百份,人员采样第一次仅10人,且只局限于野生动物市场销售和屠宰人员,后来扩大1500多人,采样范围也扩大到餐饮业人员。 记:中国农业大学没有从果子狸身上检出SARS样病毒,而你们检出了,是怎么回事? 庄:我们从来不反对学术争论的存在,使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很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尤其是生物科学领域的实验,条件有一点改变,结果会有很大差别。所以不能简单下结论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记:你们认为该如何看待人与果子狸的关系? 庄:许多动物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将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传播给人,如狂犬病、猪囊虫病。因为个别果子狸身上发现SARS样病毒就把所有果子狸斩尽杀绝是没道理的。圈养果子狸的经济价值不可否认,人类与他们接触时关键要做好预防工作,包括果子狸的检验检疫、疫苗接种等。 本报记者 陈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