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浓缩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艰辛与奋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2日16:33 | ||
1917年夏,正在构划《建国方略》的民族伟人孙中山先生,手持放大镜在地图上沿长江流域来回移动,后来久久地盯在宜昌一带。一个激励中华民族追求百年的伟大梦想由此迸发,孙中山心潮澎湃地写下一个宏伟设想:“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力”。被自己的设想振奋起来的孙中山咏叹道:“其所以益人民者何等巨大,而其鼓舞商业何等有力耶!” 可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啊,外强凌辱,割地赔款,民族的科技和工业只是“汉阳造”的水平。如此宏伟的三峡梦只能激荡于孙先生这些革命先驱、仁人志士胸中! 1931年和1935年,尽管曾两次组织对三峡工程论证,然而,军阀割据、国似散沙的政局,注定了这两次论证未能荡起一丝涟漪。此后中华民族长期陷于侵华日军铁蹄的践踏之中,生死未卜、朝不保夕的民族,何以言梦! 我国水利泰斗张光斗先生清楚地记得这一段历史,1944年5月,经他斡旋美国坝工专家萨凡奇先生实地踏勘了三峡,三峡工程被正式提上日程。然而,好梦不长,由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三峡工程再次成为泡影。 决心变梦想为现实的是新中国的缔造者。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主席在与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人讨论治江方略时,提出:“在三峡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三峡工程这个民族之梦又一次被捧于手中。1956年夏,毛泽东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之后,奋笔疾书,描绘出“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壮美前景。1958年先后举行的中共中央南宁会议、成都会议上,酝酿决定对三峡工程“采取积极准备和充分可靠的方针,进行各项有关的工作”。 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三峡工程的世纪之梦进入新的阶段,400多位专家汇集一堂,全面论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运筹下,寄托了七十多年梦想的三峡工程议案,在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获得通过。三峡圆梦的号角终于吹响,声彻九州。 (山西晚报)
订阅非常笑话 掌握成人世界的快乐宝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