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三百年的光荣与梦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9日05:47 解放军报 | ||
一帆 5月9日,是战胜法西斯德国的纪念日,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不能不想起那个有着“英雄城”称号的圣彼得堡。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这个当时称为列宁格勒的城市,抗御了德国法西斯军队近900天的围困,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的伟大胜利。 同时,今年也是圣彼得堡300岁生日。三个世纪的沧桑留给这个城市的,不是苍老而是光荣。 1703年,彼得大帝在沼泽遍布、平原上荒无人烟、森林中狼群出没的涅瓦河三角洲上,建立了彼得保罗要塞,后扩建为城,命名为圣彼得堡。彼得一世决心在这里建设新都,是有深刻用意的。他想把这座新城市变成通往海洋的大门和开放的窗户。也正是从那时起,以60多条大小河流、运河和400多座桥梁相连,由近百个岛屿及河滩组成,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美称的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诞生了。 名称的变化也折射了这个城市三百余年的历史———1712年,俄国首都从莫斯科迁至圣彼得堡。此后一直到1918年3月,在200余年的时间里,圣彼得堡一直是俄国的首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其名字含有日耳曼语系色彩,被更名为彼得格勒。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彼得格勒改称列宁格勒。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列宁格勒恢复了它的历史名称──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是俄国革命的摇篮,俄国历史上的几乎所有的革命都从这个城市开始。1825年十二月党人举行的要求废除沙皇、解放农奴的武装起义,1905年至19 07年第一次俄国革命,1917年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1917年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发生在这里。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欧化的城市,彼得大帝认为俄国必须有一座全新的、按照欧洲风格建设的首都,他做到了。虽然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只有540公里,但是沿海的圣彼得堡是优雅的、开放的,内陆的莫斯科则是粗放的、封闭的。 圣彼得堡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是俄国的文化、艺术、教育、科学中心。在俄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冈察洛夫、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叶赛宁等均来自圣彼得堡。一个城市能够产生如此众多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在世界各大城市中也是罕见的,圣彼得堡成为俄国的文化艺术中心当之无愧。 1988年,圣彼得堡与面对太平洋的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上海结为友好城市,使中国人民对这个城市有了更多的了解。(解放军报 2003年05月19日 第11版)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