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非典型肺炎防治专题 > 正文

著名经济学家评估非典: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1日12:38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本报特约撰稿 胡鞍钢

  我国尽管没有遭遇如同伊拉克那样的战争灾难,但目前却在承受着一种小小SARS病毒所带来的莫名痛苦。成千上万名科学家试图通过夜以继日的劳作找到粉碎杀手的“生化武器”,忧心如焚的政府正在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以构建阻击入侵者的“防火墙”,勇敢的白衣天使打响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保卫战……

  人民正在经历着劫难,经济正在经受着考验。烈性传染病从来就像恶魔

  重大恶性传染病从来都是人类发展之大敌,人类健康之病魔。无论何种恶性传染病,都会引起全球广泛而强烈的关注,从经济学上看,是因其具有典型的负外部性,加上病原的传染性特征,无论原发于哪个国家或地区,它都具有全球性特征,给这些地区甚至全球带来巨大灾难。例如,1918年在西班牙爆发的世界性流感造成至少2000万人死亡、1957年的亚洲流感和1968年的香港地区流感共造成全世界150万人死亡。

  这次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也是一种全球性恶性传染病,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内流行病,它的传播具有爆发急、传播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迅速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地区)的受感染地区占全球总感染区的一半以上,成为全球公众关注的焦点,无意之中成为21世纪第一次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主角。

  从2002年11月16日起,SARS在我国广东首先爆发,300人被感染,5人死亡;到2003年4月11日,全球已有2781人被感染,111人死亡,病死率为4.0%,已扩散到五大洲的19个国家(地区),占全球206个国家(地区)的9.2%。从历史比较看,SARS相比于其他恶性传染病,更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影响大的特点。而迅猛的经济全球化又加速了它的扩散和蔓延。无谓的恐慌更可怕

  SARS事件的出现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SARS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已经给我国旅游、贸易、对外交往和社会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果不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控制住疫情蔓延,彻底清除疾病,还会给我国带来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如何评价SARS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就其传染病本身来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人类对于它的认识还处于知识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疫情蔓延和发展情况也是不确定性的阶段,如广东地区已处于有效控制状态,而北京、山西等地处于爆发扩散期,许多地区处在潜伏期;它对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不确定性程度更大。一方面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如健康损失,公共卫生成本激增,各类卫生防疫支出增加,另一方面它引起的非经济现象,例如人们恐慌心理状况、消费行为改变、投资决策改变和旅行决策改变等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间接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本次危机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尽管现在还很难对这次危机产生的严重后果做出准确判断,但从总体上看,有如下影响。第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此次SARS危机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对港台的经济影响超过对大陆的影响。从2002年第一季度起,中国进入经济上升期,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10%左右可以有效地抵消SARS所造成的对局部地区如广东等地和局部行业民航业、旅游业等的影响,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率目标(7%)没有多大问题,甚至还可能更高一些。但是对外贸和旅游依赖度高的香港和台湾地区所受影响巨大。特别是对香港尚未复苏的经济“雪上加霜”,严重地打击了市民的信心。第二,经济影响超出国界,一定程度超过对国内的影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4月7日指出,SARS扩散将对东南亚和华南的经济造成威胁。由于亚洲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进而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第三,最大的影响是中国国际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其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加之某些西方媒体利用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某些失误,别有用心地制造新的“中国威胁论”,使我们处于“被动挨打”的极为不利的地位。但这次事件不同于1989年时的情形,当时持续两年外国直接投资增长幅度极小,国际旅游人数有所下降。但此次事件处理完毕,旅游人数将很快回升,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SARS事件也是全球性的危机

  恶性传染病的爆发及迅速传播既是全球环境变化的结果,也是全球化的副产品。科学家们认为,病毒并不是在这几年突然变得强大了;然而,不断变化的地球环境意味着新病毒可以在世界各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美国《时代》周刊,2003年4月7日)。随着人口流动规模愈来愈大、人员往来愈来愈频繁,在一国内部爆发的传染病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由一国的危机传导为全球性危机。目前每年全球约有25万人死于流感,5万人死于肺炎,因为未造成迅速传播的负外部性而未能引起全球关注。其实SARS病毒并非中国所独有,为什么世界对首先在中国爆发的SARS疫情的反应如此强烈?因为发病地区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人口密度高(加上外来人口,广东和香港地区的实际人口已接近1亿人),流动性大(仅广东一地2001年入境旅游人数达1292万人,相当于全国总数的14.5%,流动人口和农民工也在2000万,广东也是国内旅游人数最多、旅游收入最大的地区;2001年香港进出货运车辆913万辆,访港旅客1372万人次,相当于香港总人口的2倍),传染性高的疾病一旦爆发,就具有快速传播性。1997年和1999年禽流感病毒曾两度袭击香港,当时很快受到控制,没有形成全球性危机。这次SARS病毒则不同,它通过国际航班、国际酒店等途径向全球传播,由此引发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性危机。诚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兴传染病专家赫斯蒂芬·莫尔斯所说:“SARS表明我们未来可能会遇到什么。使病原体传染大量人口并扩散到全球各地的条件近年来不断发展,而且还会继续发展。”(美国《时代》周刊,2003年4月7日)政府的公信力尤其重要

  现行处理国内问题的方式是欠缺在信息多元化、便捷化条件下处理全球性危机的能力。过去我们常常把传染病视为国内问题,按照传统的办法来处理,制定了在封闭条件下的信息上报制度和严格限制公开报道制度,这对于稳定人心、消除社会恐慌有一定的作用。这次最大的教训是,我们已不能按照过去的常识和过时的经验来处理一个全球化条件下的公共卫生危机。殊不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多元化条件下,任何一个具有传播性、负面性的国内公共卫生问题,都会转化为国际问题;从本国局部地区问题转化为全球性问题;从国内负面影响演变为国际负面影响。例如,人们获得SARS信息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官方的媒体,而是非正式渠道,例如亲朋好友、互联网。而国际传媒格局也是“西风压倒东风”,我国对外宣传能力十分低下,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自古谣言杀人,而谣言起于隐瞒。流言蜚语、歪曲事实的盛行是因为我们不能够通过正式渠道向公众及时提供真实信息。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疫情,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我们认为,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疫情,延误战机,也是造成国内外负面影响的根本原因。公共卫生信息不同于政治信息和国家安全信息,而是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公众有知情权,它不能作为某些部门的“专有信息”、“垄断信息”,政府有责任向社会及时发布。从信息经济学和国际经验来看,公布信息往往会降低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是良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之,垄断信息则会造成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同时,我们看到,当政府将SARS信息完全披露后,谣言失去传播市场,流言蜚语不攻自破。在1998年特大洪灾时,由于能够相信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及时公布信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形成了空前的凝聚力,在中央和国务院统一领导下战胜了洪水,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仍保持在7.8%。我们要从这次非典事件中充分吸取教训,为全体人民的福利,实行良治。SARS对经济构成了外部干扰

  我把SARS危机称为外部冲击危机,它构成了对经济系统的一种随机性、不确定性外部干扰。实际经济增长率是经济系统自身运动(与经济系统内部特性有关,在经济学上可用自总产出自回归模型来表征)与外部冲击和外部干扰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际结果。通常反映了实际增长率围绕着潜在增长趋势曲线上下波动。

  作为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国内需求市场广阔的中国,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率潜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内部经济系统及其特性,而不是外部干扰因素,它影响了经济波动,即实际增长率与潜在增长趋势的偏离程度,我们用经济波动系数表示。根据我们对1978~2000年GDP总量及增长率计算,中国具有很高的潜在增长率,很强的自身增长惯性,还有很低的经济波动系数和很强的经济稳定性,这是中国能够抵御外部冲击和外部干扰(即使是很强的干扰)、避免出现经济大滑坡的主要原因。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第一次外部冲击到2001年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增长下降的第二次外部冲击,虽然中国经济增长率低于长期增长潜力,但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中最快。这次SARS危机是第三次外部冲击。我认为,虽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产生负面影响,但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扩散和发展,中国仍能够保持较高经济增长,如同1998年在大洪水灾害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增长率还达到了7.8%的成绩。

  所谓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经济增长的一种稳定趋势,反映了一个经济系统潜在生产能力,它代表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正常增长能力,该能力与该时期资本存量水平、技术进步水平、经济结构等因素有关。囤里有粮,心中不慌——我们毕竟有了积蓄

  无论是从历史记录看还是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态势最好、宏观经济最稳定的时期,这也是我们能够战胜SARS、减少负面经济影响最基本的有利条件。从2002年第一季度起,我国开始进入新的经济增长期,进入2002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高达9.9%,比去年同期加快了2.3个百分点,创下6年来最高增长记录。这表明,中国经济已经显示了很强的自我推动、自我增长惯性,全年经济增长率应在9%~10%之间。考虑到SARS外部冲击的影响作用,可能在0.3%~1.0%之间,这取决于我们能否在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有效控制SARS的蔓延。即使如此,我仍看好中国经济,经济增长率仍在8%~9%之间,与过去几年一样仍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我们需要从历史中获取自己的经验,以增强我们战胜SARS的信心。1998年8月我在《中国自然灾害影响与减灾战略》的国情报告中通过大量研究和计算分析之后认为,尽管大水灾对国家财产和个人财产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如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中国仍可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任何自然灾害都会给受灾地区带来短期的直接经济影响。但是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对任何灾害的冲击都会有较大回旋余地,往往“堤内损失堤外补”或“堤外损失堤内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方受灾,八方生产”。当时我的估计,可能达不到原定8%的经济增长率目标,但是仍然有希望实现7.3%~7.5%的经济增长率。实际上当年经济增长率为7.8%。“政绩工程”可以休矣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今年第一季度我国财政收入52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6.7%,增幅创近10年来最高记录。而去年同期仅为3.4%,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既出人预料,又令人鼓舞,这相当于1994年全年财政收入,相当于1998年全年财政收入的53%。这叫做“手中有钱,心中不慌”,使政府有足够的财力应对突发性SARS危机。为此还要继续狠抓增收节支,进一步要求各个城市停建、缓建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是今年一季度财政盈余达千亿元的重要原因。

  当前当务之急是减少非经济因素的干扰,主要是消除人们的各种心理恐慌和传言。充分利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媒体优势,有序、有效防范SARS,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各项准备,形成合力,众志成城,打好防范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大力加强各种形式科普知识教育,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言:“非典并不可怕,而是可防、可治。”同时要做好与非典反复较量、长期斗争的各种准备,在病源尚未查出、疫苗尚未研制成功、批量生产之前,我们都要严阵以待,同威胁人类的各种病毒进行顽强的斗争。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非典型肺炎新闻
  订阅头条新闻 时刻关注非典型肺炎发展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网上优惠学习各类英语,考研会计司法考试课程,免费试听
  用周杰伦的GD88打给mm ^O^ 狂抽猛送,果然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手机 运动鞋 当季服饰
 
  新浪精彩短信


铃图下载0.1元/条
流行乐坛金曲铃声
送歌表达无尽思念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黄 馨] 受宠若惊
[张 宇] 离开
[王 杰] 我比他好
[和 弦] 皇后之歌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痴痴迷上他
  • 银色魅力性感香水
  • 男人内裤花样年华
  • 富士数码相机
  • 富士 F401
  • 富士 S304
  • 市场最新动态
  • 笔记本低价促销
  • MP3百款甩卖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铃声 图片 订阅 言语传情 游戏 短信宝贝 爱情快递
    · 将最美的祝福送给母亲
    · 日本青春美少女 疯狂铃声
    · 在爱的呵护里享受性福

    · 激情男女VS速食爱情
    · 时尚动感铃图下载 只需0.1元/条
    · 有趣、经典、让人捧腹大笑
    · 把握指间的浪漫邂逅 移动三国志
    · 点歌传达美好的祝愿 语音笑话
    头条新闻 新闻冲浪 激情男女 体育新闻 非常笑话 两性学堂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每日笑话 白领健康 每日英语   
    自写短信 精彩专题:流行音乐排行榜铃声 射雕英雄传剧照 短信宝贝
      爱有温柔的、性感的,更有火辣辣让你无法拒绝的。立刻用手机编写短消息00发送到888811加入爱情快递!满足你交友聊天的全部欲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