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山医院隔离区手记:信心,来自科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0日19:09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 信心,来自科学 新华社记者孙彦新 袁理 人民日报记者翟启运 今天的早晨似乎来得特别迟。早早地我们就醒了,因为我们就要从所住的隔离区进入隔离程度更高的区域——病房区采访,兴奋中不免有些紧张。 8点钟准时下楼,见到了带领我们进出病房区的护士时媛媛。几天前,这位25岁的姑娘成为小汤山“非典”收治定点医院刚刚成立的“预防院内感染督导办公室”的一名督导员,负责检查和督促工作人员执行消毒、隔离等规章制度。 通过一道4名武警战士把守的门岗,进入了一条长长的医护人员清洁通道:墙壁上不断有“清洁通道、勿摘口罩”的警示标语,每隔几米就有一条通道通向不同病区。我们要去的是12病区。 病区的门开了,进去以后是更衣室,隔离衣、手套、口罩、鞋套、护目镜,“全副武装”后进入下一站——供出病区人员清洁用的洗浴室,接下来是处理一次性防护用品的房间,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透过窗户还可以看到几排病房,几个病人在门口的椅子上坐着,姿势很是慵懒、惬意。 层层关卡之后,我们来到了病房区内的医护人员办公地带。在护士站,在医生办公室,在治疗室,医护人员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房间里却静极了。护士袁琪正在准备今天的药品,刚刚查房归来的两位医生正在把病人的情况输入电子病历。“这是我们的信息化管理终端。”指着桌上的电脑,医生杨晓明告诉记者,病人的电子病历和影像信息都被输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不同区域医护人员的资源共享,这样既缩短了病情会诊时间,也降低了病患之间、医护人员之间交叉感染的机率。 “病人情况怎么样?”记者问。 “病情很稳定,”杨晓明护目镜后的眼睛带着笑意,“2床的心情很好,还跟我侃昨天晚上的电视剧呢。” “病人刚来的时候有这么轻松吗?” “刚开始总会有些烦躁,担心自己病情会加重,所有的病人都有这个过程。”杨晓明说,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不仅是还给病人一个健康的身体,还要以先进的治疗、规范的操作和心理交流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比起刚来那会儿,我接治的那几名病人心态好多了,有的已经在规划出院后要干什么了。” “那你对保护好自己有信心吗?”记者问。 “有信心!”杨晓明说,“不过,因为以前没接触过‘非典’,刚来的时候心里也没底。但真正了解‘非典’后,担心就少多了。你们也看到了,防护措施这么严密,没问题。”杨晓明的自信让我们轻松了许多,仿佛身上厚厚的防护衣也不那么憋闷了。 “抽调来小汤山医院的医护人员,大都是来自全军和武警部队的业务骨干,仅博士、博士后就有21人,硕士78人,大家的业务水平在自己单位都是响当当的。”杨晓明说:“全军的医疗机构都通过种种途径对我们进行技术支持,再说全世界十几个实验室也都在联手攻关,肯定会找到攻克‘非典’的有效方法的。” 医护人员工作地带和病房之间,还隔着一道门和一条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又是一番繁琐的消毒,我们通过这道最后的关卡,终于来到了病房。这是一个白色的世界,透过双层的玻璃窗,记者看到,有的患者在输液,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打电话,还有人挥手向我们打招呼……到了这里我们才知道,病房里的气氛并不像外面想象的那样紧张。记者被告知,小汤山医院目前已经收治了551名患者,这个病区里有12名。 一路消毒后走出病区,副院长邓传福早已在外面焦急地等候着我们,毕竟,我们是首批获准进入这所医院病区的记者。来自解放军309医院的邓传福负责小汤山医院院内防感染工作,第一次见面,他就送给我们一本《预防SARS院内感染工作规则》。从进入工作区、进入病房到离开的工作流程,从病房消毒到污物回收……在这本院方印发的小册子里,一条条规定已细得不能再细。这一系列严格科学的规定,为的是这样一个目标——零感染。 “您觉得‘零感染’能实现吗?”记者问。 “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邓传福的语气似乎不容置疑。“医院这么短时间组建起来,人员都来自不同单位,病人的数量一天天增多,这些都增加了‘零感染’的难度,所以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和疏忽,人人、事事、处处都要严格按科学精神办事。” 科学的力量是巨大的。战胜“非典”这样一个人类从未遇到的敌人,靠勇气,更靠科学。小汤山医院病区的所见所闻,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