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医德的内涵就是想方设法为病人看好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9日19:14 新华网 | ||
“医德的内涵是什么?我以为主要体现于‘想方设法为病人看好病’。”钟南山如此平和地诠释他的职业。 出身医学世家的钟南山,是位屡创医学奇迹的呼吸病专家。 作为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和同事们一道冲在救治“非典”病人的最前线。呼研所,成为广东病情最危重病人的庇佑所。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坚持实事求是,其科学家的道德风骨和学术勇气,成为学界楷模。 广医一院收治“非典”病人始于去年12月22日,患者是由河源送来的。5天过去,还找不到病因。钟南山震惊了!广博的医学知识与多年的行医经验告诉他,这是一例非常值得关注的特殊传染病。接着,中山市也报告出现了类似“怪病”与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情况。钟南山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 春节前后,广州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不少医院因不大了解“非典”的传染性而遭到重创。“鉴于呼研所的技术力量,同时考虑到危重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集中治疗。”钟南山主动向省卫生厅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医院送!”作出这个决定是需要很大勇气的。第一,当时病因不明,谁都没把握治好病人;第二,当时已明确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钟南山没有考虑这些!从此,一个个危重“非典”病人纷纷从其他医院转送过来。 在钟南山的带动下,呼研所的医务人员明明知道有危险,仍毫不畏惧地救治。早期危重的“非典”病人,病情重、传染性强,由于医护人员与病人密切接触,往往是抢救一个人,放倒两三个医务人员。钟南山深知自己担负的责任与希望。 他成立了由呼吸病专家组成的攻关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记录各种可供研究的资料。救治“非典”病人,专家们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是该病发病急,没有现成的治疗经验可以参考。钟南山经常夜不能寐,书房灯光亮彻通宵。试行了多少套方案?谁也记不清了。专家们终于找到了治疗的突破口:当病人肺部阴影不断增多,血氧监测有下降时,及时采用无创通气,病人的氧气吸入量就会增多,能较好地改善病人症状;当病人出现高热和肺部炎症加剧时,适当给予皮质激素,从每日80毫克至500毫克不等,能有效地减轻肺泡的非特异性炎症,阻止肺部的纤维化病变;而当病人继发细菌感染时,必须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而这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后来被多家医院所采用,成为“救治宝典”。 同时,广州市大小医院,凡是收治了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只要有请求,钟南山随叫随到。他的整个春节甚至连除夕,都是在会诊和指导救治的忙碌中度过的。毕竟已是66岁的老人了,他为抢救一位晚期肺癌感染“非典”的病人连续38小时没合眼,过度的劳累将他击倒。医院强制他回家休息。但不到两天,他又强撑着回到了工作岗位。 3月9日,省卫生厅印发了以钟南山为首的专家组凝聚大量心血完成的《广东省医院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工作指引》,再一次明确了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和出院标准。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给予高度评价: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抗击非典型肺炎事件中起到了主导性作用,钟南山功不可没。 对于病因,有人曾怀疑是衣原体感染。钟南山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病因。钟南山牵头广州地区的有关专家,与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共同合作,成立了“广州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病原学及临床诊治课题小组”。4月初,他们拿出了成果:冠状病毒极可能是“非典”的重要病原。 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派出的专家组到广东考察。他们第一时间就与钟南山见面。这位中国院士的发言,令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连连称道!他们说,以他为首的广东专家摸索出来的治疗经验,对全世界抗击非典型肺炎有指导意义。 钟南山认为,广东防治非典型肺炎主要有三点经验:一是重视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医学的信息交流,最早提出了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性与家庭、医院聚集性两大特征;二是总结出四项有效的临床治疗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按需适当的大剂量皮质激素、无创通气与重视继发感染;三是及时将危重非典型肺炎患者集中到专科医院,从而减少传染机会,并增强了抢救成功率。 人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国际大合作,人类一定能最后攻克非典型肺炎。同时,历史也不会忘记为防治“非典”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白衣战士,不会忘记钟南山———这位中国医疗界的杰出代表,站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最前沿的科学家。(晓理)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