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生命线”上的英雄赞歌——追记陈洪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9日15:01 新华网 | ||
新华网广州5月9日电 写在“生命线”上的英雄赞歌――追记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陈洪光 新华社记者 杨霞 为了救治“非典”病人,他把自己的健康置之度外,以生命为代价换取病人的全部希望。5月7日凌晨,年仅39岁的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陈洪光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岗位。 危难面前,冲锋上阵 “非典”病毒来势凶险,作为广州市胸科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主任,陈洪光义不容辞地挑起负责抢救危重病人的重担。从2月9日医院收治第一例“非典”病人那一天起,他就冲锋上阵并一直坚守在救治前线。 “他的心里面装着的都是病人、同事和家人,惟独没有自己!”提起陈洪光,他的同事都悲痛万分。 当晚医务科通知他,急诊室收治了一位92岁高龄的疑似“非典”病人,正在抢救,希望他回来协助上呼吸机。患者带来的是便携式呼吸机,机上指示可供氧只有15分钟。 得知陈洪光正与家人在外,医务科担心他赶回医院来不及,要找其他医生。但陈洪光坚持自己去,他“打的”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 此时,病人已经神志不清,进入昏迷状态。陈洪光与其他医生一起为患者接上呼吸机通气。通过合力抢救,病人终于有了自主呼吸。病人家属感动地说:“今晚我们把什么都交给你了。” 一天深夜,有位年轻的女患者病情急骤恶化,肺部病灶迅速增加,呼吸窘迫,需要进行人工通气。陈洪光赶到病房,从0时一直工作到凌晨4时,一直到病人的病情稍稳定后才离开病房休息。早上8时,陈洪光又准时出现在病房里。经过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硬是把这名病人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同事们回忆说,两个月来,陈洪光基本都是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常常忙到半夜,但一大早又出现在抢救队伍中。直到4月份病倒住院,他仍在牵挂着病人,给院领导和同事打电话询问医院救治和抢救病人的情况。 朴实情操,无悔青春 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全部是危重的“非典”病人,有的患者病情持续恶发,而且进展迅速。在这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上,患者上了呼吸机,医生就必须24小时密切观察病情。为了掌握病人的第一手资料,陈洪光经常加班加点,在病房里一呆就是10多小时——仔细观察病情,询问症状,了解检验结果,制订治疗对策,观察治疗效果。 陈洪光的工作环境病毒浓度相当高,即使明知自己有被感染的危险,但他懂得必须坚守岗位。在治疗“非典”病人时,陈洪光不论是为病人上呼吸机还是做纤支镜,每一项工作都是与“非典”患者近距离接触,操作中常会被病人喷射出的痰液、分泌物污染得一身一脸。为了救治病人,他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 超强负荷的工作使陈洪光体力透支,十分疲惫。医院领导关心他,嘱咐他注意休息,但陈洪光仍超时工作,自始至终奋战在临床一线。据不完全统计,在救治“非典”病人的两个多月来,他每月平均加班60多个小时,在重症监护室抢救过的重症病人难以计数。 陈洪光曾对他的同事说:“我们是搞呼吸道传染病的,我们如果不积极参与,不主动承担将是失职!危难当前,面对危重病人,无论多危险,作为医生我们必须上,受党的教育多年也必须上。” 英雄赞歌,世人难忘 在陈洪光看来,以救死扶伤为已任,是光荣而有意义的。1987年他从广东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广州市胸科医院工作,从住院医师做起,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亲手组建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成为医院的技术骨干。他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赢得了医院领导及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同。他1993年光荣入党,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连续被评为省、市“行风评议工作先进个人”。 今年4月初,连续多日参与抢救病人的陈洪光发起了低烧,但肺部X光检查没有阴影,医院马上让陈洪光停止工作,隔离治疗。4月14日,陈洪光经检查发现肺部出现微弱阴影,被确诊感染了非典型肺炎,住进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4月23日,陈洪光退烧,胸片显示肺部阴影已基本消退。然而,谁也没想到,4月29日他的病情突然出现转折,5月4日转入广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呼吸疾病研究所。陈洪光的病情严重恶化,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和广东省内的多名专家亲自参加会诊。5月7日凌晨6时,陈洪光因全身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殉职。 对于亲人的离去,陈洪光的家属承受着巨大悲痛,同时表示愿意献出陈洪光的遗体供科学研究,帮助早日找出战胜“非典”病魔的方法,以挽救更多不幸的家庭。陈洪光的妻子谢丽云也是胸科医院一名护士,她说,希望把5岁的女儿培养成才,长大后也学医救人,继承她爸爸未竟的事业。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