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姓非典时期的生活:调整安排 更多关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9日11:23 新华网 | ||||
新华网济南5月9日电(记者邓卫华) 非典型肺炎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部分中国老百姓的工作生活安排,但不少人很快就重新找回了新的工作坐标,而且,他们还让这段生活变的别有情致。 “非典”时机:给自己修建一个工作驿站 在广州一家食品公司做采购工作的刘先生最近辞职了,他告诉记者,辞职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躲避“非典”。他说,在广州这个中国活力十足的城市打拼已经两年了,早就想自己出来创业。 与刘先生琢磨着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创业不同,在上海一家媒体工作的郑先生准备利用这段时间完成自己的夙愿——写一本反映青藏地区风土人情的小说。郑先生3年前去过西藏,由于都市生活与工作的节奏实在太快,他几乎没有时间停歇下来仔细梳理一下那些渐行渐远的青藏记忆。现在,报社临时实现轮流值班制度,时间终于腾出来了。郑先生说,在青海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几乎每天都有6级以上的大风从帐篷前呼啸而过,空气中的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60%。面对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人们依然快乐地生活着,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了他。他说,在全民动员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弘扬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与态度。而这正是我所要做的,给自己一个休憩的驿站,也给周围的人以鼓舞。 用爱心浇筑抵御病魔的长城 在山东省科学院一栋古朴的单元楼里,刚刚退休不久的孟医生已经做好了晚饭。当丈夫正要拿起筷子时,孟医生突然轻轻拍了拍丈夫的手,笑着对丈夫说,“先洗手去”,眼神里充满了关切与疼爱…… 这种“关爱身边家人、注意个人卫生”的习惯如今正受到许多中国普通家庭的重视。“非典”使许多的中国家庭更加重视个人清洁与环境卫生,而传统的家庭亲情也在这些关爱中传递与延伸。 许多中国家庭成员都减少了在娱乐、餐馆等公共场合活动的频率,家的“港湾”意义凸现出来,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以寻回传统家庭生活的本色。北京的一位心理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时候,人们更需要来自身边家人关怀与安慰。然而,对于那些在外工作的游子、正在高校就读的学子而言,手机、网络等现代通讯方式成为他们连接亲情与友情的重要纽带。在北京一家IT公司做市场工作的张先生几乎每天都往湖北老家打一个电话。他说,尽管父母从电视、报纸上可以看到最新的“非典”疫情通报,但对于父母而言,“儿子的声音是最奏效的安慰剂”。 北京大学的学子们近日向奋战在“非典”一线的“白衣天使”传递了他们的声音与敬意,在这封主题为“天使之爱”的信件里,学生们表示将随时听候召唤,与白衣天使们共御病魔。 北大哲学系的研究生小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同学们举手宣誓的样子总让我想起不远处的长城,这座中华民族古老的象征物好象不断在提醒我们:我们用爱心浇筑的防线终将战胜‘非典'病魔。” 今年“五一”:走进身边的风景 “五一”期间,在山东省济南市一家媒体工作的王女士取消了到海南度假的计划。她决定携带家人开车前往位于济南近郊的红叶谷风景区度假。这个就在身边的景区开业快两年了,朋友也多次推荐,平时周末不是加班就是忙着照顾孩子;一旦碰到难得的长假,总是想着往远的地方跑。这次,她终于可以轻松享受一回近郊休闲的乐趣了。为了安全起见,中国政府在4月中旬向公众正式宣布取消以往“五一”长假;政府还建议民众尽量不要进行大规模的长途旅行。许多的旅游爱好者转而把眼光瞄向了身边“熟悉而陌生”的风景。 来自湖南的小杨是山东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年初的时候她就和同学约好,“五一”期间回湖南,一起到凤凰城去领略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笔下秀美的湘西风光。假期前,教育部发出紧急通知,“五一”期间部分地区高校“不停课、不停学、不离校”,计划就这样落空了。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小杨与几个同学一起来到学校附近的大明湖过了一把“扁舟轻荡”的瘾。大明湖是中国清代知名作家老残笔下的风景胜地,她希望在湖光山色中找到故乡那种风情万种的感觉。(完)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