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恐慌 北京抗击非典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7日11:58 新华网 | ||||
5月5日,一位母亲在一家公园里陪女儿喂广场鸽。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心理医生致“非典”患者的一封信 当突然得知自己身患重病时,人们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呢?首先是即刻反应,分为: (1)心理休克期:突然高烧不退,被确诊患有“非典”,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茫然失措 (2)心理冲突期:特点是思维混乱,无法集中注意力,出现丧失感、无助感,感到绝望、抑郁、焦虑。仍不知如何面对现实,如何有效地去解决或改善处境。病前对今后所作的生活计划(如婚姻、家庭、工作、学业、人际关系等)变得不确定;病人惶惶不可终日。这时候,病人多通过否认患病,如怀疑诊断来减轻心理反应。 (3)退让或重新适应期:在回避的基础上,患者不得不开始接受现实。改变原来的生活计划,开始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来适应患病这一现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您接受了患病现实。这时,患者的情绪反应变得突出。一般表现为: (1)依赖他人,要求别人关心自己,生活被动,行为幼稚,出现类似小孩的行为。 (2)主观感觉异常,对身体内部各器官的活动特别关注,有多种不适感觉。 (3)情绪易波动,容易发怒,容易伤感,常因小事发火,事后又懊悔不已。 (4)多有焦虑,恐怖反应及抑郁情绪。 (5)害怕孤独,患病后特别思念亲人,希望有人陪伴。 (6)猜疑心加重,对医护人员察言观色,推断病情变化是否被隐瞒。 (7)自卑感加重。 以上反应大部分人都会出现,属于人们面对重大疾病时的自然反应。当然,每个患者病后的心理反应不尽相同,这与病前不同的性格有关。一般开朗乐观的人反应程度轻,持续时间短;而悲观胆小的人反应较重。如果反应过于严重,就会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失眠,食欲减退,懒动少语,甚至严重的抑郁,出现轻生观念等等;这时,应该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因为心理状态可以影响身体健康,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人体免疫力,调动机体功能,在同样的治疗下,康复较快。作为患者,我们需要调整心理状态,减少不良情绪和行为。 北京居民“恐慌指数”明显下降 “五一”节日期间,北京市统计局信息咨询中心民意调查网就北京市抗击“非典”工作,在城八区范围内,随机抽取1800位市民进行了民意调查。 调查显示,北京市民对“非典”的态度渐趋理性、平和,恐慌情绪明显减弱,市民抗击“非典”的信心增强。调查中,市民在回答“您和您的家人目前对‘非典’的基本态度”时,有89.1%的市民表示要“加强预防”,表示“恐慌”的市民仅占4.9%。与半个月前的调查结果相比,“加强预防”的市民比例上升了10.8个百分点,表示“恐慌”的市民减少了2.9个百分点。 调查表明,91.3%的市民对于政府发布“非典”信息的透明度,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对于“目前政府发布的‘非典’信息能否满足您对‘非典’信息的需求”这一问题,表示“能满足”和“基本能满足”的市民比例为94.5%。 节后上班第一天北京人开始正常生活信心回升 6日立夏,又是“五一”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北京城又动起来了。社会学家认为,由于政府抗击“非典”措施得力,市民生活未受大影响。北京人的信心指数大回升。 “这才是北京人的正常生活” 上午8点,记者来到西四大街,街面上明显热闹了许多,许多路口都有等待红绿灯的骑车人。公交车站则站了不少等车的“上班族”,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告诉记者:“今儿有点堵车,还不习惯了。不过这才是北京人的正常生活。” 上午9点半,记者来到西城一家菜市场。与几天前商户撤离的情景相比,市场里的摊位明显增多。菜市场里的商户表示,由于现在市场加强了消毒措施,最近又减免了摊位费,大家心里都塌实多了。 心理学专家谈非典时期北京人的心理和主流行为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着今春的北京。在经历着瘟疫的挑战的同时,北京人也同时经历着心理上的历练。 大约在4月上旬,北京城内开始流传有关非典型肺炎的各种说法和猜测;中旬,出现了“铺天盖地”非典传说;下旬,4月22日前后,出现了“抢购”日用、卫生、食用、保健医药品的购物潮。亲戚、朋友、师生、同学、邻里,相互之间频繁沟通,电话不断,E-mail频频,除了问安、报平安之外,即是送讯息,提醒对方:不要……,要……,当心感染。到了月底,相对地平稳多了,迎来了“五一”颂歌,支持并帮助奋战在抗非典前沿的白衣天使和所有服务人员。北京的民众,包括我们自己,都在这场灾害临头之时,接受过关切,也传送过咨询,感动过,欣慰过,也忧心过。 什么叫恐惧?目前人们在议论的“恐惧”,究竟是对什么的恐惧呢?“恐惧”是怎么登场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除了“恐惧”,还有什么?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