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日记:非典时期的非常“五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6日05:06 华商晨报 | ||||
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因为非典的侵袭而显得非同寻常。“蓄谋已久”的长假计划,也化为了泡影。然而,在这不寻常的假日里,又发生了许多不寻常的故事。昨日,记者走近读者杨畅的“五一”长假,感受这个“五一”节的“非常”之处。 今年28岁的杨畅女士是沈阳一家酒品销售公司的经理。1998年大学毕业后,她留在了沈阳谋求发展,经过几年的创业,她与老公一手打下了自己的一个小天下。由于繁忙的工作 4月30日失落 由于非典的到来,公司的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外地的货物发不过来。杨畅早早地给公司的职员们放了假,同时,自己也做好了回大连金州探亲的打算。 上午10点多钟,她按惯例和爱人驱车到超市给女儿买些小食品。然而,这时母亲的一个电话,改变了她所有的“五一”计划。电话那头母亲告诉杨畅,街道负责人刚刚来过,通知如果家里有沈阳的亲属来,先要隔离10多天才行。因为爱人5月5日还要到外签份合同。回家的梦,碎了。 杨畅感觉自己一下子从喜悦的沸点降至了失落的冰点。 5月1日难过 今年的这个“五一”节是杨畅过得最为平淡的一次。公司放假了,老家也回不去了。那台平时用于工作的电脑如今成了最善解人意的朋友。早上起来,她与爱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网看看最新公布的疫情和防治工作进展,再在网上给几个朋友及业务伙伴发上几封问候的电子邮件。估计女儿已吃过了早饭,杨畅拨通了电话。“陶陶,我是妈妈,想妈妈了没?”“想妈妈,也想爸爸,你们回来呀。”当听到电话那头女儿奶声奶气的声音,杨畅的眼泪止不住地涌了出来,她感到对不起女儿,每到逢年过节,女儿总是要盼着她回去的,她不管多忙,也总是抽时间回去一趟的,可这次却让女儿的愿望落空了;再想到本已为自己操劳一生的母亲,现在又为自己的孩子操劳,杨畅感到难过至极。电话中,母亲让他们不要担心家里,陶陶很乖,等非典风过去之后,再回家陪陪孩子。 5月2日陶醉 对于一直忙碌于生意的杨畅来说,放假曾是她求之不得的。可真正放了假,她又感到了一种无所事事的空虚。想出去走一走,可满大街都是戴口罩的人,让一向不爱戴口罩的她觉得不太安全。如今,除了每天重复多次的洗手运动外,更多的就是吃着本是给女儿买的小食品,上网、看电视、玩游戏机。眼睛累了,就和爱人下下棋,聊聊天,他们聊到了恋爱时的许多事,到后来,还把放在屋子角落里的结婚照拿了出来“陶醉”一番。生意场上的女强人,显出了不一样的温柔。 5月3日欣喜 两天的“软禁”生活让一向外向的杨畅感到了压抑。她突然想到了网络上的那个校友录,早就听说很多同学都上去过,今天,在爱人的帮助下,她成功地进入了校友录中的她大学时代的那个班级中。果然,在那里看了许多久违的名字。一个聚会的想法冲进了她的脑子。按照上面的联系电话,她一一地与“网络班级”中的同学取得了联系。并决定五四青年节的那一天,在她家里举行一个小型的同学会。 5月4日感动 下午1点多钟,同学们陆续到来。有些人成熟了,有些人还是老样子。很多同学是自1998年大学毕业后第一次见面。但却一见如故。聊天中得知,上学时那个爱打抱不平的大刚去了派出所工作,那个在大三就考得了律师证的“小眼镜”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律师,早恋的那个韩冰也是一对双胞胎的母亲了。同学们相见,分外的兴奋,一边喝着酒,一边叙着旧。重拾学生时代那段至真至纯的时光。 聚会一直持续到晚上七八点钟,就在大家即将离去的时候,不知是谁提议,每个人不都戴了口罩了吗?大家就互相在口罩上签上名字,当做这场聚会的留念吧。于是大家纷纷响应。 这一天,杨畅才似乎找到了节日的味道。 5月5日希望 早上,杨畅从报纸新闻中得知,沈阳的一例非典疑似病例已被排除了。这个消息让她感到开心。“沈阳是无疫区”,这个标题让她似乎看到了战胜非典的希望。 上午,她来到中兴-沈阳商业大厦,也许是天气变暖,也许是人们受了“无疫区”报道的影响,她感到街上戴口罩的人好像少了一些,人也较平时多了一些。在为准备出门的爱人购买了两套半袖衬衫后,她为自己买了双旅游鞋和一条运动裤。她决定从现在开始,要加强煅红身体。她还特意为他准备了两只口罩和一块香皂。 “五一”的假期很快就要过去了,这个“五一”节里,杨畅感受了从欣喜、沮丧、无聊、开心等一系列的情感起伏。因为非典,让她这个“五一”失去了很多,也因为这场非典,让她感悟到了很多。本报记者李艳兵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