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新长城──民族精神激励人民众志成城抗非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5日09:48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5月5日电 题: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民族精神激励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非典” 新华社记者秦杰 朱玉 沈路涛 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晨风中奏响。一双双坚毅的眼睛,凝望着共和国的旗帜在朝阳中冉冉升起。国歌声中,医务工作者的摇篮──北京大学医学部的2000多名热血学子,庄严地举起右手。 “前进,前进!”在“非典”病魔肆虐之际,一个民族再次发出呐喊。这是响彻中华大地的强劲旋律。 民族精神,彰显于危难之际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抗击“非典”,使中华民族又一次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 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钟南山说:“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这位6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专家在“非典”一线连续72小时不眠,率领专家组会诊、治疗,穿梭于最初出现疫情的广东省。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负责“非典”病人的接诊工作,她把病人检查、抢救、治疗和护理工作包揽起来,甚至有时把别的同事关在门外。她感染“非典”牺牲后,她的丈夫知道她深深热爱自己的职业,惟一要求就是让叶欣最后穿上一套护士服,让她生时为一名护士,死的时候也是一名护士。 这是一名54岁的老护士“态度强硬”的请战书。“我是沐浴着新中国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共和国同龄人,三年自然灾害时我尚年幼,1998年特大洪水我没有机会,这次在与21世纪首场全球性传染病——SARS的战斗中,我请求组织上批准我作为第一批‘战士’到抗击‘非典’的前线去…… ” 这位名叫郑祥瑞的老护士所在的河南省人民医院只有职工1994人,却有2371人报名参加抗击“非典”工作——在医院进修的外地医生、实习学生、临时工、招聘人员,纷纷踊跃报名,许多已经离退休的老专家再三要求去打这个硬仗。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无论是滔滔无边的洪水,还是无形的病毒,在坚韧不拔的民族面前只能望而却步。 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亲临一线,向全国发出动员令。 医务人员冲上去了,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奋力搏击; 科技人员冲上去了,他们夜以继日、合力攻关,力图早日攻克病毒的关隘; 新闻记者冲上去了,他们忠于职守,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报道“非典”疫情和无数感人的事迹…… 危难时刻,亿万人民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筑起了一座抗击“非典”的钢铁长城。 民族精神,让我们万众一心 在难忘的日日夜夜里,生与死的考验,摆在人们面前。邓练贤、叶欣、姜素椿……在这些置生死于度外的医务人员的感召下,千百万普通的中国人,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团结互助、和衷共济,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处处真情涌动,处处团结一心。抗击“非典”的斗争,像一个熔炉,使全国人民紧紧凝聚。一位已在医院坚守二十多天的医生说出她的感动:女儿给她来信,让她放心。女儿放假在家,老师和邻居经常来看望,还送来水果和饭菜。有的同学专程赶来,陪她打球聊天。看至此处,这位在危险和劳累中从未流过泪的医生,热泪长流。 在危难面前,举国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尽管雪域高原尚未发现“非典”病魔,但260多万西藏人民牵挂着疫情的发展。这些天,拉萨邮电局里满是邮寄藏香的人们。他们善良地期望,这会有助于祛除病魔。白发苍苍的老阿妈欧珠旺姆赶到邮局,给远在广东的亲人和他们的同事寄去20盒藏药。她说,她会每天都为大家的平安祝福祈愿。 十万火急!北京市政府向上海发出了1万箱特效除菌皂的紧急求购。接到任务,上海制皂集团立即停产所有其他定单产品,连夜改造生产线。上早班的瞿娥珍从早晨6点一直干到中午。当班8小时,她抬放了2万次手臂,将1万块药皂装成800箱。为赶任务,近百名管理人员不约而同地来到生产现场。习惯了敲击键盘的手一齐上阵,突击包装。终于,这批任务如期完成。 从城市到乡村,从医院到街道,全社会行动起来,构筑起一道道阻击“非典”的铜墙铁壁。北京“非典”定点医院的第一位志愿者王兰,穿上了印有“佑安医院”字样的工作服,为医护人员临时休息的公寓打扫卫生。这位平时几乎从不做家务的珠宝店老板主动请缨,谢绝了每天50元的报酬,于4月29日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义务保洁工作。她说,作为北京市民,有责任为抗击“非典”尽一份力。 一位在挪威管理学院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在信中写道:“我们深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但有鲜花和掌声,更会有荆棘和风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祝我们的祖国百折不挠,愈挫愈勇。” 磨难淬炼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民族品格,磨难使民族精神得到新的提升。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鼓舞每个人的强大力量。 民族精神,给我们必胜的信心 如果说,1998年与那场百年不遇洪水的抗争,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大洗礼;如今抗击“非典”所迸发出的新的精神力量,则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在北京小汤山,几天前还是一片麦田。从4月24日拂晓开始,4000名施工人员,500台施工机械开拔到这个没有饮用水,没有地方住的工地。仅仅7天,这里就奇迹般诞生了一座拥有1000张床位、全国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而来自军队和武警的首批医护人员,在接到征召命令后6个小时内就踏上了征程。 在上海,15000多名协保、失业人员,戴上手套、口罩,穿着白外套,拎着喷雾器,走上新的岗位——社区消毒员,对全市小区公共场所、居民楼道、垃圾箱房等每一个角落进行消毒。正是全市1000多万市民共同守望,从源头上有效阻击了病毒的蔓延。 科研人员更是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仅复旦大学医学院等成立的病原学研究协作小组一个单位,20多天内就作了近千个实验。各地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联合攻关。从4月12日分离出冠状病毒到完成基因序列测定,只用了3天;快速检测试剂盒确诊“非典”的时间从2小时到只用40分钟,这一提速也是在一星期内完成。 危难面前,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起人们心中美好的情感。 北大附属人民医院宿舍是北京首个隔离区域。“隔离是为了早日欢聚”,楼内的居民打开窗户,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这条醒目标语。隔离带外的人行道旁一排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中国结、黄丝带、千纸鹤和心型卡片。在专门为被隔离居民开通的热线电话记录本上,留下了这么一段话:有这么多工作人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守在身边,有那么多人在关心支持着我们,我们并不孤独。 “多难兴邦。只要我们能够迎难而上,敢于胜利,就一定能共渡难关。”在北大BBS论坛上,一席留言引来众人共鸣。 5月1日,当国旗伴着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升起,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学子们在晨风中庄严宣誓:选择从医,我们无怨无悔!我们的心里始终会铭刻这一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 此刻,无数医护人员正在没有硝烟的抗击“非典”的战场忘我工作;此刻,一队队热血方阵整装待发。 “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这是时代的强音,是12亿中国人民发出的铮铮誓言。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