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研人员抗典纪实--他们为香港赢得国际声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4日22:27 新华网 | ||||
新华网香港5月4日电 “他们为香港赢得了国际声誉”——香港科研人员抗御“非典”纪实 新华社记者罗政白冰 “非典”肆虐香江,全社会齐心协力顽强抗御。在医院临床诊治领域,在研究所的实 在香港实地考察的世界卫生组织高级顾问、环境卫生专家科克斯奇,对香港的防疫工作深表满意。他说:“香港已经做了应做的事。” 亚洲最新的《政经风险评估报告》指出:“香港的微生物学家竭力追查病源和进行快速测试,并成功找出医治‘非典’的方法,为香港赢得了国际声誉。” 专家小组:用高科技追踪病源 3月10日前后,香港沙田威尔斯医院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过程中集体感染,出现发烧、咳嗽等“非典”病征。事件引起特区政府高度重视,行政长官董建华指示卫生署长领导一个专家小组,跟进彻查。 经过一周的努力,专家小组找到了导致威尔斯医院医护人员感染“非典”的源头。这家医院的一名入院病人,被确认为病症的源头。 两天后,卫生署的疾病侦查系统也发现,有证据显示,7名患非典型肺炎病人曾入住或探访九龙京华国际酒店,并是进入同一楼层的房间。医学专家立即确认,这就是在香港传染的“源头病人”。线索清楚了,一张防堵“非典”传染途径的大网,随即在全港范围迅速拉开。 3月下旬,香港九龙的一个住宅小区淘大花园发现“非典”疫情,E座居民感染个案大幅上升。淘大花园集中爆发疫症引起许多猜测,有人说是食用水扩散病毒,有人说是尘埃飞扬肇祸,有人甚至怀疑空气传播疫症。这些未经证实的说法,引起一些市民恐慌。 特区政府立即组织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经过科学调查研究,并在4月17日公布调查报告:一是污水渠是传播病毒的元凶;二是环境污染进一步扩散病毒;三是与染病者密切接触扩大染病范围;四是空气、食水及尘埃并没有传播病毒,因为空气和食水样本没有证据显示被感染。 舆论认为,这一调查结论“有利于稳定人们的情绪,对于鼓励更多的人恢复正常的社交生活,加强国际社会对香港战胜疫症的信心,均有积极正面的作用”。 中文大学:揭开“非典”病毒的面纱 随着对“非典”传染渠道的认识日益清晰,科研人员加紧了对“非典”病毒本身的研究。在这方面,香港中文大学科研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在“非典”爆发之初,香港中文大学即成立了跨学科研究小组,进行“非典”重大课题联合攻关。 中文大学生物系教授谈兆麟与20多名研究员,每天24小时分两班在中文大学跨学科小组工作,每天进行“多不胜数”的化验。“初期,眼见染病人员增多,核对所有已知病毒,却都呈阴性反应,这让我们心急如焚。”谈兆麟说。 谈兆麟教授和研究小组的同事埋首在实验室里,在首例“非典”导致死亡个案爆发不足一个月,从基本电子显微镜下的病人样本,曾发现“非典”可能是与“副黏液病毒”有关。 香港中文大学在85名患者中抽取样本,再利用猴子细胞,从其中26个中培植出副黏液病毒。现在已知病毒有7组基因,并已成功找到当中两组基因,确实属于副黏液病毒科内的一种病毒。这项测试迅速从威尔斯医院扩展至香港6家医院。 4月中旬,谈兆麟和他的同事已破解冠状病毒基因密码部分排序,并呈交世界卫生组织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非典型肺炎)工作小组。这项研究结果与早前由加拿大米高·史密夫基因科学中心发表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相似。 在3万个冠状病毒基因密码中,香港中文大学于4月13日已破解其中5000个,其中包括病毒表面的刺冠蛋白基因。国际权威评论认为:“有关研究的突破,将有助于日后制造中和该病毒的抗体及预防病发的疫苗。” 此外,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还破译出“非典”病毒的变种规律。他们在5月2日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香港医治的“非典”病人体内,最少存在3种不同的冠状病毒变种。同时,冠状病毒可以在不到2周内因基因突变而产生另一种变种。 专家形容说:这个发现好比掌握了“杀人病毒”的变化,有利于“追缉”变种的病毒和研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香港大学:取得“非典”研究两大突破 与此同时,香港大学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非典”课题的科研攻关。 港大医学专家与广州医学专家合作,组成了“非典”流行病学、病原学和临床诊治课题的攻关组,追查两地“非典”病源。他们的研究显示:在内地病人身上找到的病源体同香港一样,都是冠状病毒。 香港大学还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在港召集香港和内地专家联席会议,研讨控制“非典”良策,双方同意在流行病学、临床管理、病毒及致病机理和感染控制等方面展开合作。 3月22日,港大研制出血清快速测试法,1小时内可诊断是否感染,检测准确率60%到70%左右。快速检测法立即开始在玛嘉烈医院等几家医院使用。 3月23日,港大通过细胞腺发现“非典”病毒是一种变种新病毒,近似冠状病毒,与中文大学较早前宣布找到的副黏液病毒科截然不同。 3月27日,港大成功研究出基因快速测试,并命名为“逆转录——多聚酶反应”测试。“逆转录——多聚酶反应”测试是一种分子生物测试,主要是测试临床样本中是否含有冠状病毒。这项成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确认,“逆转录——多聚酶反应”测试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港大微生物学系主任袁国勇教授和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病毒学主任裴伟上教授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利用他们开发的“逆转录——多聚酶反应”为50位“非典”病人进行测试,发现其中有45位受这种病毒感染。他们由此认为,香港爆发的疫症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所致。 4月16日,港大医学院公布,已完成导致“非典”的冠状病毒基因排列,确定是一只全新病毒,相信病毒是由动物传给人的。至于是什么动物,则有待研究。袁国勇教授认为,这项发现有助于改善目前的快速测试方法,并且有助于研制疫苗。 医学专家认为,港大研究小组确认冠状病毒是导致“非典”的元凶,同时又开发出“逆转录——多聚酶反应”测试,无疑是“非典”爆发后的两项重大突破。 疫情趋缓:战胜“非典”为期不远 在短时间内,香港已基本掌握了“非典”的病因及病情,因此,有关治疗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进展。 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梁智鸿透露,香港现阶段仍使用三氮唑核及类固醇作为治疗“非典”的第一选择。同时,正在加紧研究其他抗病毒药物。 医管局医疗发展总监黄谭智媛介绍说,三氮唑核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在实验、科学文献和临床使用均显示对冠状病毒具有效用,所以与类固醇一样均为治疗“非典”的第一线药物。但她指出,并非所有病人都适宜使用这种药物,医生会视病人的体质及考虑药物的副作用,才决定是否使用。 香港医疗机构摸索出一套临床治疗经验:“非典”发病分三个阶段,最初只是病毒入侵血液,由于没有任何的病征而难于施治;当身体的免疫系统受侵袭时会起反应,这时候使用类固醇最适合;而当病毒与身体对抗时,改用三氮唑核有助身体打败病毒。经过多次临床医治,康复成功率极高。 对于用三氮唑核和类固醇治疗无效的“非典”病人,香港玛丽医院试用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针剂来治疗。这种药是利用基因工程制造的蛋白质,用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并要与抗病毒药物一起使用,初步治疗成效不错。 与此同时,香港浸会大学开设了治疗“非典”的中医门诊所,利用中医药方抵抗“非典”。浸大中医药学院院长刘良呼吁,建立中西医药结合治疗机制,动用一切资源共同控制“非典”,战胜病魔。 前不久,随美国专家访问团访港的传染病学专家韦伯斯特表示:“香港已经竭尽所能控制非典型肺炎疫情,所采取的控制疫情措施是恰当的。” 目前,香港的疫症高峰期已过,疫情正在逐步稳定下来,全港每天感染“非典”的新增病人已降至个位数。人们有理由相信,依靠科学的力量,香港战胜“非典”的日子已经为时不远。(完)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