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曾三次在全球流行 恐怖催生卫生革命(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3日00:24 北京娱乐信报 | ||||
教皇祈求上帝解除黑死病灾难
特写镜头 清人《死鼠》记录恐怖 公元542年经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几乎殃及所有著名国家。 在14世纪的100年中,2400万人丧生,相当于当时欧洲人口的1/4。 第三次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1894年),它是突然暴发的,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 在18世纪末,清朝的云南省开始暴发鼠疫。清朝赵州诗人石道南音译1765-1792在他的一首名为“死鼠”的诗中这样写道 原文无法查找,译自英文译本: 四面八方横死鼠,俨然像虎阻人行,人皆惊恐绕道行。 老鼠死后不几日,人死就如墙倒塌。 一日死者增无数,阴沉乌云遮蔽日。 三人行走在一处,十步之内两人倒。 夜间死去无数人,无人敢去悼亡人。 瘟神来临油灯暗,油灯吹灭一片黑。 活人死魂尸体留,乌鸦嘶叫满天飞,猫犬不宁低哀鸣。 灵魂不在人如鬼,尸骨遍地无人烟。 田间粮食无人收,县官收租无人睬。 我愿乘上仙龙飞,捎我天堂寻神仙。 乞求撒下福甘露,死者复生得慰藉。 瘟疫全景 鼠疫三次全球大流行 历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流行中心在近东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经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几乎殃及当时所有著名国家。这次流行持续了五六十年,极流行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一亿人。这次大流行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 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14世纪,其起源众说不一。 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续近三百年,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欧洲死亡两千五百万人,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意大利和英国死者达其人口的半数。据记载,当时伦敦的人行道上到处是腐烂发臭的死猫死狗人们把它们当作传播瘟疫的祸首打死了然而没有了猫鼠疫的真正传染源——老鼠,就越发横行无忌了。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达两千人,一个月后竟达八千人。 直到几个月后一场大火(史称“伦敦大火灾”),烧毁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老鼠也销声匿迹,鼠疫流行随之平息。这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历史上称为“黑死病”的那一次。 第三次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1894年),它是突然暴发的,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此次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这次流行的特点是疫区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家养动物中也有流行。 顽强抗争 隔离办法最有效 当“黑死病”在欧洲各地蔓延时,依文化不同人们想出了各种方法企图治愈或缓和这种令人恐惧的症状,使用通便剂、催吐剂、放血疗法、烟熏房间、烧灼淋巴肿块甚至把干蛤蟆放在上面,或者用尿洗澡。当时法国的一位医生曾经夸口自己的医术如何高明,通过17次放血疗法终于治好了一位律师朋友的病。“倘若要是他落入什么江湖医生之手,恐怕早就一命呜呼了。”他对一位朋友夸口道。而法国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外科医生古依-乔亚克则建议,医生可以通过凝视受害者的简单方法来捉住疾病。 欧洲中世纪被宗教统治的文化使人们把瘟疫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是由于人类自身的罪孽引来了上帝的愤怒。在德国一些狂热的基督徒认为是人类集体的堕落引来了愤怒神明的惩罚,他们穿过欧洲的大小城镇游行,用镶有铁尖的鞭子彼此鞭打,不断地哼唱着“我最有罪”。而在德国的梅因兹,有1.2万犹太人被活活烧死。在斯特拉斯堡则有1.6万犹太人被杀。 面对瘟疫,米兰大主教无意中找到了一种阻挡瘟疫蔓延的有效办法:隔离。当瘟疫快要蔓延到米兰时,大主教下令,对最先发现瘟疫的三所房屋进行隔离,在它们周围建起围墙,所有人不许迈出半步,结果瘟疫没有蔓延到米兰。在随后的几百年中,地中海沿岸,隔离已经成为了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 人类收获鼠疫引发卫生革命 是什么原因导致黑死病鼠疫呢?现在的医学科学认为黑死病的病原是鼠疫杆菌,一种通过跳蚤在鼠与人之间传播的细菌。一旦进入人体就可以大量繁殖,产生剧毒素,很快将人置于死地。 现代科学表明:许多城市鼠多成灾,各种疾病,特别是传染病肆虐欧洲大陆,最终导致1346—1351年的全欧洲鼠疫大流行。 鼠疫在欧洲的泛滥,在很大程度上还因为鼠类的天敌——猫在中世纪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教会的淫威和鼓动下,人们像对待势不两立的仇敌一般对待猫,使中世纪的猫的数量大为减少,几乎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猫的遭灾,导致鼠害泛滥,终于在14世纪又暴发了一场可怕的鼠疫。 国际上把对鼠疫等传染病的防治称为“第一次卫生革命”。在18世纪前后,欧洲各国积极加强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如上下水道的改进,并且重视对垃圾的处理,加上普遍进行杀虫和消毒,使鼠疫等一度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传染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现在,鼠疫等传染疾病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消失,只是在非洲贫困地区还时有发生,可以说第一次卫生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 寻找病因鼠疫杆菌终被发现 公元1346年至1351年瘟疫横扫欧洲大陆的五年,无论是历史书还是医学书,都清楚地记载了这种可怕的“黑死病”。 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俗称“黑死病”,是一种以老鼠和跳蚤为传播媒介、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因患者常伴有淋巴腺脓肿或皮肤出现黑斑而得名。鼠疫杆菌属于耶尔森氏菌属,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 鼠疫杆菌为短小的革兰氏阳性球杆菌,新分离株以美兰或姬姆萨染色,显示两端浓染,有荚膜(或称封套)。在病灶标本中及初代培养时,呈卵圆形。 鼠疫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强,在寒冷、潮湿的条件下,不易死亡,在-30℃仍能存活,于5-10℃条件下尚能生存。但它对一般消毒剂、杀菌剂的抵抗力不强。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及四环素敏感。 本病为多途径传染,靠荚膜,多种毒性抗原,内毒素及毒性酶,透明质酸酶,溶纤维蛋白酶等致病。按传播方式不同分为: 1.鼠间的鼠疫一般在人间发生流行之前发生。通过鼠蚤吸血传播。 2.人间的鼠疫人被感染的鼠蚤叮咬而传染。也可因宰杀感染后的动物,由破损创口侵入,或因吸入含本菌的气溶胶感染。 历史佐证《十日谈》记录瘟疫 薄伽丘的《十日谈》写于1349—1351年间,其时间背景就是欧洲大瘟疫时期,当时佛罗伦萨十室九空,一派恐怖景象。七位男青年和三位姑娘为避难躲到郊外的一座风景宜人的别墅中。欢乐总与青春相伴,惊悸之情甫定,十位贵族青年便约定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度过这段时光,用笑声将死神的阴影远远抛诸脑后。他们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一共讲了十天,恰好有了一百个故事,这是《十日谈》书名的由来。故事中的人物几乎包括了当时各行各业人士。而这些人物共同的舞台就是这场历史上最为可怕的瘟疫。在《十日谈》的故事中,在青年们欢声笑语的快乐生活背后,你始终能够看到瘟疫的影子。 与薄伽丘同时期的意大利著名诗人、学者彼特拉克Petrarch,1304-1374年对这场夺去了无数人生命的瘟疫则采用了更为直接的手法来描写。彼特拉克写信给他居住在意大利蒙纽斯修道院的弟弟。他的弟弟也是那所修道院35个修士中惟一一个瘟疫的幸存者。 在几百年后,我们重读这封家书,仍然能够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恐惧—— “我的弟弟!我亲爱的弟弟!我的弟弟!尽管西塞罗在四百年前就用过这样的开头写信,但是啊,我亲爱的弟弟,我还能说什么呢?我怎样开头?我又该在何处转折?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悲伤,到处都是恐惧。我亲爱的兄弟,我宁愿自己从来没有来到这个世界,或至少让我在这一可怕的瘟疫来临之前死去。我们的后世子孙会相信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这一切吗?没有天庭的闪电,或是地狱的烈火,没有战争或者任何可见的杀戮,但人们在迅速地死亡。有谁曾经见过或听过这么可怕的事情吗?在任何一部史书中,你曾经读到过这样的记载吗?人们四散逃窜,抛下自己的家园,到处是被遗弃的城市,已经没有国家的概念,而到处都蔓延着一种恐惧、孤独和绝望。哦,是啊,人们还可以高唱祝你幸福。但是我想,只有那些没有经历过我们如今所见的这种凄惨状况的人才会说出这种祝福。而我们后世的子孙们才可能以童话般的语言来叙述我们曾经历过的一切。啊,是的,我们也许确实应该受这样的惩罚,也许这种惩罚还应该更为可怕,但是难道我们的祖先就不应该受到这样的惩罚吗?但愿我们的后代不会被赠予同样的命运……”信报记者迟国维 卫生应人人喊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控制所副所长董小平说,目前,鼠疫在北美、欧洲等卫生设施好的地区几乎已经绝迹。但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地区,人鼠共患状况还时有出现。 欧洲鼠疫最大的遗产,就是最终找到了一个有效控制方法,即沿用至今的隔离。但人可以隔离,可以针对不同病状对症治疗,但鼠的活动范围较大,在脏乱环境中最易生存,其病毒至今无法灭绝,因此,人鼠战役也一直不能停息。 目前非典病毒的控制,隔离成为首要任务,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完成自己的任务。保持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全民爱国卫生运动”都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在任何时候,随地吐痰、毫无掩饰的咳嗽、打喷嚏都应“人人喊打”。每个人都搞好个人卫生,就是爱这个国家。 中世纪鼠疫在欧洲的泛滥,除了环境因素外,很大程度上还因为鼠类的天敌——猫遭到教会杀戮。破坏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影响人类自己。信报记者智慧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