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家长战非典 孩子遭同学疏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2日12:59 南方都市报 | ||||
渴望理解 为了不连累家人,感染科的医护人员有家的不敢回,有儿女的不敢见,拨通父母的电话后不敢说话……但这些困难都没有动摇他们战胜“非典”的决心,惟一让他们难过的是人们对他们的不理解。“我们有时离开科室去坐电梯,一些人知道我们是感染内科的,就像避瘟疫似的赶快走!”护士贾琳说。而知道侯金林负责治疗“非典”病人后,他的孩子竟受到 昨日是“五一”节,南方医院感染内科的医生姜荣龙和护士梁亚海匆匆赶到医院大堂,参加了医院为他们举行的简单庄重的入党宣誓仪式。仪式一结束,两人便与同事一起回到“非典”隔离病房继续工作。他们说,与“非典”的抗战已经接近100天,只要有病人,“五一”节同样要工作。 让人们见到微笑而不是恐慌 刚进入羊年春节时,南方医院感染内科被广州市卫生局指定为4个“非典”收治点之一。到目前为止,该院感染内科已累计收治了133名“非典”病人,大部分病人已治愈出院,其中有3名一度病危的病人脱离了死亡的威胁,4例因严重并发症和其他疾病死亡。南方医院在目前省内综合性大型医院中,收治的“非典”病人数占全省总数的1/10。由于发病初期“非典”病因和传播途径不明,在消毒隔离方式上没有经验,感染者的人数越来越多。面对严峻的形势,感染内科护理组的姐妹们达成协议:让见到我们的人看到的是微笑,而不是恐慌! 发现“非典”病人后,许多患者家属被隔离,有的家属不愿到医院探望患病的亲人。护士姐妹们在正常治疗护理的同时,还要针对患者的焦虑、孤独和恐惧的心理进行心理护理。广州市郊一对下岗夫妻双双染上“非典”住进该院感染内科,丈夫病情恶化要上呼吸机,妻子感到生活无望,几次想寻短见。一天,李海兰护士长见她情绪不稳,又不配合治疗,就主动和她家长里短地聊了1个多小时,并趁机拿走了病人藏在被子里的水果刀。李洁婷护士则耐心做那位男患者的思想工作,鼓励他战胜病魔,回到妻儿身边,挑起生活的重担,并免费为他购买了稀饭、牛奶,给他喂饭、翻身、拍背。后来,夫妻俩积极配合治疗,病情恢复得很快。 飞沫喷满脸不敢在家待 与“非典”病人“零距离”接触时,需要一种敢于与病魔较量的勇气!一天,李海兰护士长在给病人采咽拭子标本时,病人特别敏感,一下子控制不住,喷了李海兰一脸的唾沫。虽然李海兰戴了两个口罩,但脸部包括眼睛等暴露部位全被飞沫喷上了。李海兰想:这下想不感染都不行了。但看着病人难为情的样子,李海兰笑着说:“没事的,在感染科待长了,就特别能抗感染。”她处理完病人后迅速赶到护理站清洗了几遍,还用酒精把面部擦了4遍,然后又跑到眼科清洗眼睛。办完这些,她故意以工作忙为由,每天都早出晚归,避免与家人接触。 想到这次经历,李海兰建议医院购买护目镜。医院立即购置了10个护目镜,并规定医务人员在采集咽拭子标本、吸痰及护理躁动病人时必须戴护目镜,避免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导致感染。 据了解,护理人员要穿防护衣,戴36层的口罩,工作半天全身都是湿漉漉的,就像刚洗过桑拿。一次,实习护士戴松花刚穿上防护衣戴上口罩就喘不过气来,一下子就晕倒在走廊里。醒来后,小戴笑着说,刚套上这身“盔甲”还不适应,但我不会被“非典”吓倒的。说完小戴又加入了一线的护理队伍。 拨通父母电话却不敢说话 2月17日,一名肝硬化合并“非典”的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的症状。侯金林主任、郭亚兵副主任亲自抢救,待病人恢复了呼吸和心跳后,仍坚持观察病情直至深夜。支部书记冯筱榕副教授刚做完声带手术,一直在理疗,但仍坚持每天查房,顾不上照料患病的孩子。彭劼博士主动从门诊申请到病区,挑起了治疗大量危重病人重担,连岳母病重住院也来不及看一眼。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见家人了,真的很想我的女儿!”说到这,朱幼芙教授禁不住流下了眼泪。为了不连累家人,感染科的医护人员有家的不敢回,有儿女的不敢见,拨通父母的电话后不敢说话……但这些困难都没有动摇他们战胜“非典”的决心,惟一让他们难过的是人们对他们的不理解。 “我们有时离开科室去坐电梯,一些人知道我们是感染内科的,就像避瘟疫似的赶快走!”护士贾琳说。而知道侯金林负责治疗“非典”病人后,他的孩子竟受到了不少同学的疏远。部分患了“非典”的病人脾气比较暴躁,医护人员因此受的委屈更多。一位患有尿毒症的“非典”病人不想活了,不仅自己拔掉了氧气导管,还故意往地上吐痰,让赶来的护士刘欢踩滑摔到地上。从地上爬起来的刘欢强忍住泪水,耐心地开导病人,待病人情绪稳定同意接受治疗已是凌晨5时。刘欢拖着疲惫的步伐走出隔离病房后,才偷偷地一个人大哭起来。 “希望多理解我们,并祝大家‘五一’节快乐!”这是记者离开时,感染内科医务人员留下的话。 本报记者曾文琼 通讯员许敏歉 宁习源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