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校科技工作者全力投入防治非典科技攻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29日22:29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4月29日电 全国各地高校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的号召,目前正全力投入到防治“非典”的科技攻关战役中,并已在“非典”病毒检测、预防、药物筛选、培养疫苗等科研项目中取得了可喜进展。 近日,清华大学连续召开动员会,组织对“非典”的科研攻关。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目前已研制出几种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并在深圳口岸、海关、机场及部分学校投入使用。 北京大学决定进行“非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并拨专款100万元建立P3实验室,投入防治“非典”联合攻关。基因诊断研究中心在SARS早期诊断和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快速诊断“非典”的基因诊断试剂盒也已研制成功。 在复旦大学,由校长亲自挂帅的“非典”攻关课题组已经启动,科研人员正在采用多种方法和不同途径加紧研制“非典”疫苗。学校附属儿科医院、华山医院、中山医院根据近期积累的临床治疗经验,不断提出一些临床治疗新方案。发育生物学研究基地与美国耶鲁大学已开始联手建立非典型肺炎的疾病动物模型,并拟筛选2000味各种中药单剂,以期尽早获得有效的抗非典感染药物和有关蛋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浙江大学传染病研究所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组成的“非典”攻关小组,经过联合对标本进行冠状病毒病原分子生物学检测,终于获得核苷酸序列数据,并得出明确的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用新的检测方法可以对疑似“非典”病人的血液、唾液或漱口液进行检测,只需4至5小时即可作出判断。 南京医科大学组织专家日夜攻关,发现干扰素对预防“非典”具有明显效果。目前生产的第一批α干扰素滴鼻剂试样已于24日制成,并已在一线医护人员中使用。 在广东,由中山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共同研制生产出通过漱口水就可对非典型肺炎作出早期快速诊断的检验试剂盒,该技术从采取病人样品到报告结果可在2小时内完成。目前,科研人员已完成对256份漱口液样本的临床试验。 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与厦门市有关单位共同研制成功荧光PCR检测试剂盒,通过对人的血清、痰液等进行测试,3小时内就可以判定是否感染了非典病毒。 据教育部介绍,华中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的新型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已投入批量生产,北京科技大学表面纳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也成功研究开发出便携式家用含氯消毒液发生器。(完)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