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非典病人隔离区:医护工作者才是无名英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29日15:30 新华网 | ||||
新华网西宁4月29日 电走访“非典”病人隔离区 新华社记者顾玲 4月28日。国务院“非典”防治工作赴青海督查组到达青海的第二天。青海目前尚未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及疑似病例,但作为青海省收治“非典”病人的专门医院,青海省 第四人民医院院长马晓雨告诉我们,为了做好“非典”病人的接诊工作,医院在前些日子利用半天时间将70余名住院的传染病患者分流到了兄弟医院,腾出了全部病房分为四个病区准备接收非典患者。 一病区是疑似病人隔离观察病区。院长马晓雨说:“这是对有发热等怀疑症状的病人进行隔离观察的地方。” “如果发现一个‘非典’患者,作为一个医护工作者,应该进行怎样的防护才能进入病人所处的病房?” 检查组一行来到了这座楼里收治确诊病人的专门区域。最先进入的是“清洁区”,这是整个隔离区的最外层。在这里,我们首先穿上一层叫做“中间服”的白色衣裤,然后在中间服上罩上一件手术服,每个人都戴上浅蓝色的帽子和白色的口罩,并分别在自己的鞋子上戴上一个特制的脚套。将近五月的西宁气温已经升高了,我们在这种装备下感到有点闷热。 顺着走道走上近十米,有一扇透明的玻璃门把清洁区隔在外面。门内的空间并不大,只有四五平方米的样子。这就是医护人员所说的“半污染区”。医护人员需要在这里进行再一次的防护措施,然后就要进入污染区。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我们在刚才的装备上再加上一层,这些工具包括一件一次性的蓝色手术服、一顶蓝色的帽子、一个蓝色的口罩、一个防护眼镜。最后还需要换上一双雨鞋。 当我们推开最后一扇玻璃门要进入“住有非典患者”的污染区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戴上第二层胶皮手套,并在雨鞋上再套上一个脚套。这时候再看看进来的每一个人,几乎不能分辨出这个人到底是谁了。严密的口罩和眼罩让大家都变成了一个样子。经过了这一番“折腾”,大家都有些喘,记者看到,不大一会儿工夫,大家的眼罩上都多了一层呼出的热气。真不能想象,医护人员们在这种装备下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病区里有四五个专门为“非典”病人设置的房间,随便走进一个,里面陈设简单而整洁,让人感到安静详和。检查组在这里又对医护人员进行了询问与了解。这才是四月,以后天气热起来时,恐怕工作会更艰辛。 当我们要从污染区回到清洁区时,需要把刚才所有的过程倒过来重复一遍,虽然比进来时快一些,但似乎也有许多讲究。比如不能用手去动衣服的表面,脱雨鞋时不能动手,所有的衣物都有规定的桶来装……这些平时看起来很容易做的事,现在在这样严密的防护下进行就显得有些笨拙了。 最后,我们的手被泡到消毒液里面浸泡两至三分钟,才被允许去冲洗。我们全身包括照相机都被喷上了消毒液。这一进一出的整个过程,差不多用去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看到记者在不停地拍照,督查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研究员尚琪拍着记者的肩膀说:“记者同志,你应该多照照他们。”他指着这些医护工作者,“他们才是无名英雄,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最大贡献的人!”(完)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