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专访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24日17:35 国际先驱导报 | ||
非典型肺炎全球肆虐,中国掀起了一场战恶魔的斗争。作为常驻日内瓦联合国国际组织的中国记者,我们原本打算就“非典”问题采访世界卫生组织(WHO)负责传染病的执行干事戴维-海曼。海曼是传染病专家,一定会对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的疫情谈些独到的看法和意见。但不巧的是,海曼先生刚好出差去纽约联合国总部,因此我们联系到了海曼的发言人迪克-汤姆森。 汤姆森也是传染病的专家,最近经常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就“非典”举行新闻发布会。他一听到中国记者要采访他,而且想了解有关“非典”的情况,就欣然答应了我们的要求,百忙之中临时安排在海曼先生的办公室里接受了专访。 中国的合作极具参考价值 汤姆森先生是美国人,操着一口典型美音的英语,谈起“非典”来滔滔不绝。但是,他的工作日程很繁忙,采访经常被电话和其他工作人员打断,不过我们也因此在这间办公室里看到了世卫组织官员真实的工作状态。 首先,汤姆森先生纠正了记者提问中提到的非典型肺炎“全球性”的这一用词。他指出,虽说“非典”目前在世界上闹得沸沸扬扬,但不能说是“全球性”的疾病,因为到目前为止,仅在30来个国家发现了这种病例,而且不少国家和地区,如越南和加拿大多伦多的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他说,当然中国的广东省、香港及北京是疫情比较严重的地方,这引起了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他对中国在与“非典”防治斗争中的合作精神表示满意,称中国是世卫组织的“合作伙伴”。他说,众所周知,当年世界医务研究人员花了3年时间才找到了艾滋病的病毒,而这次中国两个专门实验室同世卫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同行通力合作,仅用了短短的8天时间就确定了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非典”病原体——冠状病毒的变种。他说,中国方面现在能每天向世卫组织通报“非典”疫情和防治措施。22日,世卫组织还收到了中国实验室提供的一份对“非典”的诊断报告,这是非常积极的举动,对世卫组织掌握疫情很有帮助和参考价值。 当记者问及对近日中国两位部长级领导因处理“非典”不力被免职有何评论时,汤姆森回答说,他已注意到了中国的这一举措,这充分说明中国高层领导对控制“非典”的坚定决心和姿态。他接着说,只要高层领导高度重视,增强透明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相信疫情会得到控制的。他还说,世卫组织正密切注视中国政府将采取的行动。 还需要观察一个星期” 这位国际组织新闻发言人的谈话十分谨慎,不过记者还是注意到他对中国在“非典”发病初期的处理方法流露出些许不满情绪。他说,中国如果早一点增加透明度,及时报告疫情,恐怕“非典”就不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他说,世卫组织3月12日向全球发出“非典”警报后,加拿大多伦多市当局就开始及时通报情况,疫情较快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谈到“非典”疫情何时能在中国得到真正控制时,汤姆森说,还需要观察一个星期,因为目前还不能肯定中国已经控制住了疫情的发展。他说,假如疫情控制不住,“非典”就有可能向全国蔓延,成为一种难于根治的流行病,其后果是严重的。然而,这并不是说“非典”在中国就无法控制了,只要政府重视,防治措施得当,给予一定的投入,疾病完全是可以抑制的。 关于“非典”在经济贫困的国家能否得到控制的问题,世卫组织官员说,这同国家的贫富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病情已得到控制的多伦多和越南就是两个最好的例证。 全球通力合作是关键 在问到对中国以特有的薰香和中草药等方式预防“非典”的评价时,汤姆森回答说,世卫组织还不熟悉这类药物,不能妄加评论。然而他指出,因为“非典”是靠空气和人与人间的直接接触,而且在短时间内传染的,因此世卫组织建议尽量减少外出旅行,必须旅行时戴口罩和护目镜,对乘坐飞机的旅客和机组人员,特别是从“非典”发病地区来的人要严加检查,发现疑似病人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并对他们采取10天的隔离措施。 记者问,第一个“非典”病例是在越南诊断出来的,是否就能肯定“非典”的发源地就是越南?汤姆森作了非常明确的回答:不是这样的。他说,确实第一个“非典”病例是在河内的一家法国医院诊断出来的,但这位患者是一位美国商人,后来得知他曾往返于不同国家。可见,病例最早在哪里出现,就认定哪里是“非典”的发源地这种逻辑是不严谨的。 在回答“非典”病人治愈后是否会有后遗症的问题时,汤姆森说,现在还不能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种鲜为人知的流行病在中国出现了5个多月,而世卫组织对它的认识才6个多星期。 至于何时能研究出防治“非典”的药物和疫苗,汤姆森说,目前尚未研究出来,为此世卫组织打算今年6月17日至18日在日内瓦召开一次国际科研会议,专门邀请一些主要国家的代表和相关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出席会议,共同交流对“非典”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探讨防治的方法。 采访的最后,这间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我们决定起身道别。汤姆森对采访安排的仓促略表歉意,他最后强调,通过这次对“非典”的处理,世卫组织深深体会到,面对像“非典”这样的急性流行病,仅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需要国际通力合作和有关国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本报驻日内瓦记者丁喜刚梁业倩)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